时间: 2025-04-26 21:43: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1:43:40
高阳台 挽分春师
作者: 陈永正
云压江昏,沙颓潮落,飙轮载恨芜原。
兰萎当春,苍山怨入残鹃。
素笺凄泪清明雨,洒黄垆痛彻重泉。
望遥川。一掬芳馨,默荐词仙。
台城烟月今休问,怅登楼赋罢,卅载茫然。
谁分吟坛,横摧一柱南天。
飘风骤卷沈香浪,念骑鲸归更何年。
意难传。绛帐心期,分付哀弦。
这首诗描绘了江边的景象,云朵低压,江水昏暗,沙滩上潮水退去,船只在风中承载着无尽的哀恨。春天来临时,兰花却凋零,苍山似乎也因残余的杜鹃而感到悲怆。清明时节,素纸上沾满了泪水,像是秋雨洒落在黄土上,痛彻心扉。遥望远方的河流,捧起一掬芳香,默默向词仙祈求。台城的烟月已不必再问,登楼赋诗之后,心中充满了茫然,已经过了三十年。谁能在吟坛中分担这样的痛苦,似乎一根支撑南天的柱子也被摧毁。狂风骤起,卷起香浪,骑鲸远去的那一年又是何时?难以传达的情感,在红色帐幕下,我的心愿只能够化作哀伤的琴弦。
作者介绍:陈永正,现代诗人,以其情感细腻、意象丰富的诗作而著称。他的诗歌常常反映社会变迁与个体的内心挣扎。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社会动荡时期,诗人借助春天的意象,表达对过往岁月的怀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这首《高阳台 挽分春师》是一首情感深邃的诗作,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惆怅。开篇通过“云压江昏,沙颓潮落”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压抑的氛围,使读者感受到一种无形的悲伤。随着诗句的展开,兰花凋零、苍山怨入等意象交替出现,进一步深化了对春天逝去的惋惜。
诗中反复提及的“痛”字,贯穿始终,既是对时光流逝的追忆,也是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尤其在“望遥川”的诗句中,诗人似乎在诉说着对未来的迷茫与无奈。最后一句“意难传”,更是将整首诗的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深刻的孤独感与难以言表的心声。
诗的结构严谨而富有变化,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喻、对仗等,使得情感与意象交融,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整体而言,这首诗在形式与内容上都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是一篇具有高度艺术价值的作品。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过往岁月的怀念与惆怅。情感深沉而细腻,令人深思。
诗词测试:
诗中“云压江昏”反映了怎样的情感?
“素笺凄泪清明雨”中的“清明”指的是?
诗人对于未来的态度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