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高阳台·感怀》

时间: 2025-05-07 06:58:53

诗句

漫点铜龙,缓敲檐铁,欣闻春雨纷纷。

笼雾青纱,照来烛影偏清。

隔闱共说安民语,喜听来、句句真诚。

黯消凝。

炉内香残,案上灯昏。

运筹决尽承平策,奈安边少计,鬓角愁生。

一样无眠,静传银箭沈沈。

祝天早罢干戈事,愿从今、永庆升平。

倚窗听。

残溜声低,滴至黎明。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58:53

原文展示:

漫点铜龙,缓敲檐铁,欣闻春雨纷纷。
笼雾青纱,照来烛影偏清。
隔闱共说安民语,喜听来句句真诚。
黯消凝。炉内香残,案上灯昏。
运筹决尽承平策,奈安边少计,鬓角愁生。
一样无眠,静传银箭沈沈。
祝天早罢干戈事,愿从今永庆升平。
倚窗听。残溜声低,滴至黎明。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春雨纷纷的夜晚,诗人坐在窗边,听着雨滴敲打屋檐,感受到春天的气息。雾气笼罩,烛光微弱,照出朦胧的影子。诗人与友人隔着门说着安民之语,听到的每一句都真诚动人。然而,心中仍然感到忧虑,炉中的香火已经熄灭,案上的灯光也暗淡无光。尽管有着和平的策划,但国家边境的安危让人心生愁苦,连头发也因忧虑而渐渐变白。夜深人静,诗人无法入眠,心中默念着安宁的希望。祝愿天早日结束战争,从今往后永享太平。倚窗而听,雨滴声细微,伴随着夜色直到黎明。

注释:

  • 铜龙:古代一种钟的形状,敲响有声。
  • 檐铁:屋檐的铁质部分,敲击发声。
  • 安民语:安定民生的话语。
  • 黯消凝:形容心情的沉重与消沉。
  • 承平策:指国家治理和安定的计划。
  • 银箭:可能指代寒冷的夜晚,或冷静的思虑。
  • 干戈事:指战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许禧身,清代诗人,生平较少记载,以其清丽的诗风和对社会时事的关注而闻名。

创作背景:清代中期,国家虽表面平稳,但边疆局势复杂,诗人借此表达对和平的渴望与对国家未来的忧虑。

诗歌鉴赏:

这首《高阳台·感怀》融合了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体现了诗人对安定生活的渴望与对时局的深切关怀。诗的开头以细腻的春雨描写引入,铜龙与檐铁的声响,营造出一种温柔而又沉静的氛围,让人感受到雨夜的宁静和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随着诗句的深入,诗人从个人的安宁转向对国家的忧虑,运筹决策的艰难与对未来的无奈交织在一起,表现出一种深沉的责任感。

诗中对于“安民语”的提及,既是对民生的关心,也是对政治家应有作为的期待。后半部分的“静传银箭沈沈”,不仅仅是对夜深的描绘,更是对内心沉重思考的写照。最后的祝愿“愿从今永庆升平”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美好期望,虽充满忧虑,但仍不失对和平的向往。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使读者能够感受到那个时代的苦痛与希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漫点铜龙,缓敲檐铁,欣闻春雨纷纷

    • 描述春雨带来的宁静与清新,声响温柔。
  2. 笼雾青纱,照来烛影偏清

    • 雾气环绕,烛光朦胧,营造出一种朦胧的美感。
  3. 隔闱共说安民语,喜听来句句真诚

    • 通过对话传达对民生的关心,每一句都是诚挚的希望。
  4. 黯消凝

    • 表达心中的忧虑与沉重的情感。
  5. 炉内香残,案上灯昏

    • 反映了生活的平淡与内心的孤独。
  6. 运筹决尽承平策,奈安边少计,鬓角愁生

    • 描述面对复杂局势的无奈与忧虑。
  7. 一样无眠,静传银箭沈沈

    • 通过“银箭”暗喻深夜的寂静与思虑的沉重。
  8. 祝天早罢干戈事,愿从今永庆升平

    • 对和平的期待与向往,体现了诗人对国家的责任感。
  9. 倚窗听。残溜声低,滴至黎明

    • 夜的寂静与即将迎来的新生,象征希望的来临。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银箭”喻指沉重的思虑。
  • 拟人:通过“烛影偏清”描绘情感。
  • 对仗:如“漫点铜龙,缓敲檐铁”,增强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集中表达了对和平的渴望与对现实忧虑的深切思考,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和对时代的关怀。

意象分析:

  • 春雨:象征生机与希望。
  • 烛光:象征温暖与孤独。
  • 银箭:象征思考的沉重。
  • 干戈:象征战争与动荡。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铜龙”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乐器
    • B. 一种钟
    • C. 一种工具
  2. 诗中提到的“安民语”主要表达了什么?

    • A. 对战争的期待
    • B. 对民生的关心
    • C. 对未来的迷茫
  3. 诗人在夜里无法入眠的原因是什么?

    • A. 思考未来
    • B. 享受夜晚
    • C. 听音乐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夜喜雨》 杜甫
  • 《静夜思》 李白

诗词对比

  • 对比《春夜喜雨》中对春雨的描写,许禧身的诗更加强调个人情感与国家命运的结合,展现出更深层的社会关怀。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章坞庵 简见可觅画三首 白发三首 留别赵南纪 九日欲行宜之兄见留赋诗一首 田家即事 呈宜之兄八首 在伯见招观雪因同贵溪尉曹登邻寺之经楼且云 巴丘驿晚题二首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逼帐 食字旁的字 立盹行眠 劘规 尸字头的字 同考试官 流金铄石 衔寃 沥情 死生未卜 千古不磨 公事公办 包含磊的成语 白字旁的字 衣字旁的字 糸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