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8:44: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8:44:04
高阳台 送瑟庵应春官试
作者: 俞庆曾
惜别情怀,销魂滋味,从今渐渐都娴。
此去长途,怎生消受春寒。
愁心定逐轮蹄去,对银灯坐到更阑。
意绵绵絮语千般,携手窗前。
送君去后登楼望,指晴烟漠漠,重叠云山。
寄语西风,几时吹转征帆。
相思料得蓬窗底,拥寒衾离恨难删。
卜金钱刚盼泥金,又盼归鞍。
对即将分别的友人,心中充满了惜别的情感,感受到心灵深处的苦涩,从今往后,这些情感会愈加沉淀。这趟漫长的旅程,我该如何忍受春寒的侵袭呢?愁苦的心情随着马蹄声远去,在银色的灯下,我独自坐到深夜。思念的言语如同千般细软的絮语,手挽手在窗前聊到天明。送走你后,我独自登楼远望,指着那遥远的晴空和重叠的云山。向西风寄去我的心愿,何时能把你的归帆吹回?在蓬窗底,我料想相思的滋味,抱着寒冷的被子,离恨难以抹去。算着金钱时盼望着泥金的归来,更盼望着你的骏马归鞍。
作者介绍: 俞庆曾,清代诗人,擅长词曲,情感细腻,作品多描写离别、思念等主题。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俞庆曾送别友人之际,正值春寒时节。正因离别而生出的愁苦和思念,展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未来的期盼。
《高阳台 送瑟庵应春官试》是一首充满情感的送别诗,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传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思念与惜别之情。开篇即以“惜别情怀,销魂滋味”点明情感基调,流露出对离别的无奈与伤感。随着诗歌的推进,作者用“此去长途,怎生消受春寒”表达了对未来离别的担忧,春寒的意象更是加深了离别的凄凉感。
在描写愁苦的同时,诗人又展现出一种温柔的关怀,正如“意绵绵絮语千般,携手窗前”,写出了送别前的温暖时光。而后,诗人独自登楼,遥望远方,借助“晴烟漠漠,重叠云山”传达出对友人的思念与期盼。在最后,诗人恳请西风将友人的归帆吹回,更是将思念的情绪推向高潮,表现出对未来团聚的美好憧憬。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清新的意象,展现了送别时的复杂心情,令人感同身受,深刻地反映了人际关系中的情感纽带和对未来的期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离别与思念,表现了人与人之间深厚的情感联系和对未来重聚的美好期望。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愁心定逐轮蹄去”中“轮蹄”指的是什么?
诗人希望西风能做什么?
整首诗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