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20:20: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20:20:07
高阳台 题李香君小影
作者: 孙荪意 〔清代〕
曼脸匀红,修蛾晕碧,内家妆束轻盈。
长板桥头,最怜歌管逢迎。
无端鼙鼓惊鸳梦,怅仓皇云鬓飘零。
黯消凝。旧院春风,芳草还生。
桃花扇子携罗袖,问天涯何处,寄与多情。
廿四楼空,白门明月凄清。
江山半壁成何事,但苍茫一片芜城。
莫伤心。金粉南朝,犹剩娉婷。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女子的美丽与忧伤。她的脸颊如花般娇艳,眉目如画,轻盈的妆容让她显得更加迷人。长板桥边,最让人怜惜的是她的歌声,虽是逢迎之作,却也动人心弦。无端的鼙鼓声惊扰了她的美梦,令她感到仓皇失措,秀发随风飘散。
在那黯淡的时光里,旧院的春风依旧,芳草依然生长。她手执桃花扇,轻拂罗袖,向天涯询问,想把自己的情感寄托给远方的人。高楼空空如也,明月照耀着白门,显得格外凄清。
这江山的一半在何处呢?不过是一片苍茫的荒城。不要伤心,南朝的金粉之地,依然留存着她的美丽与风情。
孙荪意,清代诗人,以工于词、情感细腻著称。他的作品常常融合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语言优美,情感真挚。
此诗写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诗人通过对美丽女子的描摹,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悲欢离合,表现了对美好事物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无奈。
《高阳台 题李香君小影》是一首充满细腻情感与美丽意象的词作。开篇以“曼脸匀红,修蛾晕碧”描绘了女子的美丽,生动而又形象,这种细腻的描写让人仿佛看见了她的婀娜多姿。后文通过“长板桥头,最怜歌管逢迎”引出了女子的歌声,尽管是逢迎,却也令人心动,展现出一种生活的真实与无奈。
接下来,诗人用“无端鼙鼓惊鸳梦”来表达对美好生活的突兀打断,鼙鼓的声响象征着外界的扰动,使得梦境中的美好瞬间消失。“怅仓皇云鬓飘零”则传达出一种失落感,女子的美丽和梦境皆被现实打破,感情的波动让人感到心痛。
而后,诗中提到的“旧院春风,芳草还生”则是一种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尽管时光流逝,但春风与芳草依旧存在,象征着希望与生命的延续。紧接着,桃花扇子与罗袖的描写,既有美的象征,也带有对情感的寄托,表现出一种对爱情的渴望与追求。
最后,诗的尾声“江山半壁成何事,但苍茫一片芜城”让人感受到一种无奈与失落,尽管曾经的繁华已不复存在,但对美好与爱情的追求依旧温暖着心灵。整首诗在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情感交汇中,展现出人性的脆弱与对美好事物的永恒追求。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情感,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怀念与珍视,同时也反映了现实的无奈与失落。诗人在细腻的情感中传达出一种对生命的热爱与对爱情的渴望。
诗中“曼脸匀红”所描绘的是什么?
“无端鼙鼓惊鸳梦”中“鼙鼓”象征什么?
诗中提到的“桃花扇子”主要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