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高阳台 题李香君小影》

时间: 2025-05-01 20:20:07

诗句

曼脸匀红,修蛾晕碧,内家妆束轻盈。

长板桥头,最怜歌管逢迎。

无端鼙鼓惊鸳梦,怅仓皇云鬓飘零。

黯消凝。

旧院春风,芳草还生。

桃花扇子携罗袖,问天涯何处,寄与多情。

廿四楼空,白门明月凄清。

江山半壁成何事,但苍茫一片芜城。

莫伤心。

金粉南朝,犹剩娉婷。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20:20:07

原文展示:

高阳台 题李香君小影
作者: 孙荪意 〔清代〕

曼脸匀红,修蛾晕碧,内家妆束轻盈。
长板桥头,最怜歌管逢迎。
无端鼙鼓惊鸳梦,怅仓皇云鬓飘零。
黯消凝。旧院春风,芳草还生。
桃花扇子携罗袖,问天涯何处,寄与多情。
廿四楼空,白门明月凄清。
江山半壁成何事,但苍茫一片芜城。
莫伤心。金粉南朝,犹剩娉婷。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女子的美丽与忧伤。她的脸颊如花般娇艳,眉目如画,轻盈的妆容让她显得更加迷人。长板桥边,最让人怜惜的是她的歌声,虽是逢迎之作,却也动人心弦。无端的鼙鼓声惊扰了她的美梦,令她感到仓皇失措,秀发随风飘散。
在那黯淡的时光里,旧院的春风依旧,芳草依然生长。她手执桃花扇,轻拂罗袖,向天涯询问,想把自己的情感寄托给远方的人。高楼空空如也,明月照耀着白门,显得格外凄清。
这江山的一半在何处呢?不过是一片苍茫的荒城。不要伤心,南朝的金粉之地,依然留存着她的美丽与风情。

注释:

  1. 曼脸:指的是面容姣好,形容女子的脸庞。
  2. 修蛾:形容眉如蝴蝶,修长而美丽。
  3. 内家妆:指的是家庭女子的妆容,通常指淡雅、自然的妆扮。
  4. 长板桥:指长长的桥,比喻通往别处的道路或人生的旅程。
  5. 鼙鼓:一种打击乐器,常用于欢庆或战争时,意寓生活中的扰动。
  6. 云鬓:形容女子的发髻,如云般柔美。
  7. 桃花扇子:扇子上绘有桃花,象征着春天和美好的情感。
  8. 廿四楼:指高楼,寓意空虚和孤独。
  9. 江山半壁:指国家的形势和局势,强调苍茫的景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孙荪意,清代诗人,以工于词、情感细腻著称。他的作品常常融合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语言优美,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诗人通过对美丽女子的描摹,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悲欢离合,表现了对美好事物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无奈。

诗歌鉴赏:

《高阳台 题李香君小影》是一首充满细腻情感与美丽意象的词作。开篇以“曼脸匀红,修蛾晕碧”描绘了女子的美丽,生动而又形象,这种细腻的描写让人仿佛看见了她的婀娜多姿。后文通过“长板桥头,最怜歌管逢迎”引出了女子的歌声,尽管是逢迎,却也令人心动,展现出一种生活的真实与无奈。

接下来,诗人用“无端鼙鼓惊鸳梦”来表达对美好生活的突兀打断,鼙鼓的声响象征着外界的扰动,使得梦境中的美好瞬间消失。“怅仓皇云鬓飘零”则传达出一种失落感,女子的美丽和梦境皆被现实打破,感情的波动让人感到心痛。

而后,诗中提到的“旧院春风,芳草还生”则是一种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尽管时光流逝,但春风与芳草依旧存在,象征着希望与生命的延续。紧接着,桃花扇子与罗袖的描写,既有美的象征,也带有对情感的寄托,表现出一种对爱情的渴望与追求。

最后,诗的尾声“江山半壁成何事,但苍茫一片芜城”让人感受到一种无奈与失落,尽管曾经的繁华已不复存在,但对美好与爱情的追求依旧温暖着心灵。整首诗在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情感交汇中,展现出人性的脆弱与对美好事物的永恒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曼脸匀红:描写女子的面容如花般红润,形象生动。
  • 修蛾晕碧:形容女子的眉毛修长美丽,宛如蝴蝶。
  • 内家妆束轻盈:家庭女子的妆扮清雅而轻盈,展现出传统女性的温柔之美。
  • 长板桥头:场景设定在长板桥,象征着人生的旅途。
  • 最怜歌管逢迎:即使是逢迎的歌声,也让人怜惜,突显出人们对美好情感的追求。
  • 无端鼙鼓惊鸳梦:鼙鼓声无情地打扰了美梦,象征生活的突发干扰。
  • 怅仓皇云鬓飘零:失落感加深,女子的发髻随风飘散,象征梦境的破灭。
  • 黯消凝:心情的黯淡与凝重。
  • 旧院春风,芳草还生:旧时光的回忆与希望,尽管时光流逝,生命仍在延续。
  • 桃花扇子携罗袖:桃花象征青春和爱情,表达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问天涯何处,寄与多情:表达对远方的思念与感情寄托。
  • 廿四楼空,白门明月凄清:高楼空虚与明月的映衬,展现出孤独与清冷。
  • 江山半壁成何事,但苍茫一片芜城:对国家形势的感慨与失落,表现出对现实的无奈。
  • 莫伤心:劝慰自己与他人,尽管失去仍要坚强。
  • 金粉南朝,犹剩娉婷:尽管一切都已改变,但美的存在依旧令人难忘。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桃花扇子”比喻爱情的美好。
  • 拟人:如“春风”赋予了生命与温暖的感情。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有着和谐的对称,增加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情感,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怀念与珍视,同时也反映了现实的无奈与失落。诗人在细腻的情感中传达出一种对生命的热爱与对爱情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曼脸:象征着美丽与柔情。
  2. 长板桥:象征人生的旅途与选择。
  3. 鼙鼓:象征生活中的扰动与不安。
  4. 桃花:象征青春与爱情的美好。
  5. 明月:象征孤独与思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曼脸匀红”所描绘的是什么?

    • A) 男性形象
    • B) 女性美丽
    • C) 自然风光
  2. “无端鼙鼓惊鸳梦”中“鼙鼓”象征什么?

    • A) 欢乐
    • B) 扰动
    • C) 宁静
  3. 诗中提到的“桃花扇子”主要象征?

    • A) 财富
    • B) 爱情
    • C) 权力

答案:

  1. B) 女性美丽
  2. B) 扰动
  3. B) 爱情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红楼梦》中的诗词:反映了对美好青春与爱情的追求。
  • 李清照的词:同样表达了对爱情的渴望与无奈。

诗词对比:

  • 《如梦令》(李清照)与本诗在情感表达上都有对爱情的深刻思考与感慨,二者皆展现了女性的细腻情感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集》
  • 《中国古典文学大系》
  • 《李清照诗词解析》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送章四十舅翁东归 建溪十咏 其二 北苑焙 次韵和并州钱大夫夕次丰州道中见寄 诸公于石氏东斋宴郑工部分韵得愁秋浮 太常李博士史馆孙秘丞相继奉使浙右博士至郡以孙侯诗三章示予且以致意因次韵和酬 其三 太常李博士史馆孙秘丞相继奉使浙右博士至郡以孙侯诗三章示予且以致意因次韵和酬 其二 坐中朱博士言今荆南张谏议典襄阳日尝留意一 宗人大著令问通判广州 属疾 中伏日省中当直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子字旁汉字大全_带子的汉字详解 王菩 单人旁的字 专横跋扈 病字头的字 恭候 包含形的成语 皿字底的字 舟字旁的字 狮威胜虎 磨缠 耗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无利不起早 持正不阿 带地字的成语大全_含地字的成语及解释 据图刎首 机杼一家 配字的笔顺详解_正确书写汉字配 虎的笔顺怎么写?虎的笔画顺序详解 豕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