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23:28: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23:28:03
鸥社清缘,鹦林净业,依然旧影张三。
恨茧重重,词仙身世如蚕。
柔宵冷暖无人问,拥猩衾独自偏谙。
悄随他万里游丝,飏到宣南。
落花风里侬先瘦,只听鹂欲醉,对燕疑谈。
细雨吹红,小桃可是能堪。
春愁似海连天绿,镇邀君打桨同探。
蓦惊心人在高楼,瘴碧遮岚。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孤独的感慨。诗中描绘了鸥社和鹦林的清幽,形象地表现出诗人心中对于旧友的思念。提到“恨茧重重”,指的是诗人内心的纠结与痛苦,仿佛词仙的身世如同被束缚的蚕。夜晚的冷暖无人关心,自己独自裹着红色的被子,心中对往事的理解愈发深刻。诗人又随思绪飘向万里之外,落花随风而落,自己却显得更加瘦弱,耳边只听到黄鹂的醉唱,和燕子之间的窃窃私语。细雨中,桃花被吹得更红,面对春愁,心情如同大海般广阔,邀请友人一起划桨探索。最后,诗人蓦然回首,见高楼上的人在浓雾中模糊不清,仿佛被瘴气所遮蔽。
易顺鼎(约1640-1700),字子华,号云霞,清代诗人,出身于书香世家,以诗词见长,风格清新,善于抒怀,常将自然景物与个人情感结合。
此诗写于清代,正值诗人生活中的一段孤寂时期,或许是对往昔岁月的追忆与对现状的无奈,诗中流露出对友情的渴望与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高阳台 其二 原韵柬紫帆》是一首充满情感和意象的诗作,整体上展现了诗人对于逝去时光的怀念与对孤独的反思。诗的开头“鸥社清缘,鹦林净业”便以清新的自然景象引入,描绘出一个既宁静又充满回忆的环境。诗人在这一片清幽之中,似乎是在追忆与友人的美好时光,但又感到时光的无情流逝。
“恨茧重重,词仙身世如蚕”一句,透出诗人内心的苦涩与无奈,身世如同被困的蚕,无法挣脱。此处不仅表现出对自己的思考,也隐含了对那些追求名利的文人的讽刺,暗示在光鲜的背后其实是孤独和痛苦。
接下来的几句“柔宵冷暖无人问,拥猩衾独自偏谙”,更是将孤独感推向极致,夜的冷暖无人关心,只有自己抱着红色的被子孤独思索,体现了深深的寂寞与内心的沧桑。
诗的后半部分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和诗人心中的愁苦,“春愁似海连天绿,镇邀君打桨同探”,用自然景物反映出内心的情感波动,春天的美好与愁苦交相辉映,展现了诗人希望与友人共同面对生活的愿望。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极具美感,语言简练而意蕴深远,充分展现了清代诗词的优雅与细腻,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孤独生活的深沉反思。
整首诗以怀旧与孤独为主题,表现了诗人对逝去时光的追忆,对生命无常的感慨,以及对友谊的渴望与思考。通过丰富的自然意象,传达出深沉的情感,极具感染力。
诗中提到的清幽的环境是哪个?
“恨茧重重”中“茧”象征什么?
诗人在诗中邀请谁一起探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