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36: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36:19
高阳台 除夕和韵
作者: 朱祖谋 〔清代〕
红冷籸盆,墨枯彩帖,年涯消尽谁催。
一寸春心,等閒都著寒灰。
今宵才信东风懒,负冷吟残醉情怀。
问关山笛里梅花,几度吹开。
声声不分邻家鼓,把朦胧台榭,残梦惊回。
马影鸡声,天边消息还猜。
虚堂冰雪凌兢甚,怕过时春不归来。
最无聊照取吴霜,婪尾深杯。
这首诗描绘了除夕之夜,诗人面对年末的冷寂与孤独,感慨春天的到来似乎遥遥无期。诗中的“红冷籸盆”与“墨枯彩帖”象征着节日的冷清,年头已尽而无须催促。诗人虽有一寸春心,却被寒灰所覆盖。今夜东风迟缓,诗人醉意未消,情怀依旧。诗人问梅花在关山笛声中几度盛开,听得邻家的锣鼓声,朦胧的台榭与梦境都被惊醒。马的影子和鸡鸣声让他猜测天边的消息,虚空的堂屋里冰雪覆盖,令人担忧春天是否会如期而至。最后,诗人感到无聊,唯有取酒消愁,醉倒在杯中。
作者介绍
朱祖谋,清代诗人,生活在动荡的时代,他的诗作常表现出对时局的感慨和个人的孤独。作为文人,他在诗词创作上追求精致与情感的表达。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除夕,正值辞旧迎新之际,诗人通过描绘节日的孤独与对春天的期待,表现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朱祖谋的《高阳台 除夕和韵》是一首充满浓厚节日情感的诗作。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除夕夜的冷清与孤独感,反映出个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诗的开头以“红冷籸盆,墨枯彩帖”描绘了节日气氛的沉寂与无趣,紧接着“年涯消尽谁催”则传达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整首诗通过对比手法,描绘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一方面渴望春天的到来,另一方面却感受到寒冬的无情。
诗中“今宵才信东风懒,负冷吟残醉情怀”展现了诗人在这特殊时刻的矛盾心态,醉意未消却又感受到寒冷的无奈。而对于梅花的追问,既是对春天的期待,也是对自我情感的自省。后面的描写如“声声不分邻家鼓”和“虚堂冰雪凌兢甚”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感与对外界的依恋。
整首诗在情感上层层递进,最后以“最无聊照取吴霜,婪尾深杯”收尾,表现出在孤独与等待中,寻求醉酒消愁的无奈与无聊。可以说,这首诗不仅仅是对除夕的描写,更是对人生无常与时光流逝的深刻反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除夕夜的孤独与对春天的渴望,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人生的思考,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敏感与感慨。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红冷籸盆”象征什么?
“东风懒”在诗中指的是什么?
诗人最终选择怎样的方式来消愁?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