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7-26 10:05: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6 10:05:15
卖花声 晓起买花有感
作者: 沈谦 〔明代〕
风雨连朝,春色不知馀几。
见筠篮粉红香腻。
高呼低唤,奈绣帘深闭。
料多娇惺忪犹未。
惜花人早,买得酴醾半蕊。
手擎来燕随莺睨。
兰闺昔日,有翠螺新髻。
今教我寄将谁是。
这首诗描写了一个春雨连绵的早晨,诗人起床后想到去买花。面对春色已淡,心中不免感慨。看见筠篮里盛放着香腻的粉红花朵,心生喜悦之情。虽然高声呼喊,然而深闭的绣帘却无法打开。想必娇美的花儿刚刚醒来,还未完全绽放。可惜的是,爱花之人早早来买,已经只剩下半开的花蕊。手捧着花,燕子和莺鸟在旁边轻轻掠过。回想起过去的兰闺,曾经梳着翠螺的新发髻,如今又该寄给谁呢?
作者介绍:沈谦(生卒年不详),明代诗人,擅长诗文,风格清新自然。他的诗歌多表现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春天,描绘了春雨绵绵的早晨,反映了诗人对春天的感慨与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这首诗以春雨为背景,通过描写买花的过程,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珍惜和对花卉美丽的向往。开篇的“风雨连朝”设定了一个阴郁的天气,给人一种失落的感觉。随着描绘的深入,诗人通过“见筠篮粉红香腻”展现出花的美丽,形成鲜明的对比,进一步突显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在诗中,诗人不仅描绘了花的娇美,还融入了对生活的哲思。通过“惜花人早,买得酴醾半蕊”,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和对美好事物的珍视。最后的“今教我寄将谁是”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流露出一种孤独与对往昔的怀念。这首诗不仅有着生动的意象和丰富的情感,也展现了诗人细腻的观察力和深沉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比喻、拟人等手法,如“手擎来燕随莺睨”赋予燕子和莺鸟以灵动的形象,增强了画面的生动性。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春天的珍惜、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对往昔的怀念,情感深沉而细腻。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的“筠篮”指的是什么?
诗人对春天的感受是什么?
“今教我寄将谁是”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