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山中逢道士云公》

时间: 2025-05-06 14:36:12

诗句

春余草木繁,耕种满田园。

酌酒聊自劝,农夫安与言。

忽闻荆山子,时出桃花源。

①采樵过北谷,卖药来西村。

村烟日云夕,榛路有归客。

杖策前相逢,沂然是畴昔。

邂逅欢觏止,殷勤叙离隔。

谓予搏扶桑,轻举振六翮。

②奈何偶昌运,独见遗草泽。

既笑接舆狂,仍怜孔丘厄。

物情趋势利,吾道贵闲寂。

偃息西山下,门庭罕人迹。

何时还清溪,从尔炼丹液。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4:36:12

原文展示:

春余草木繁,耕种满田园。
酌酒聊自劝,农夫安与言。
忽闻荆山子,时出桃花源。
采樵过北谷,卖药来西村。
村烟日云夕,榛路有归客。
杖策前相逢,沂然是畴昔。
邂逅欢觏止,殷勤叙离隔。
谓予搏扶桑,轻举振六翮。
奈何偶昌运,独见遗草泽。
既笑接舆狂,仍怜孔丘厄。
物情趋势利,吾道贵闲寂。
偃息西山下,门庭罕人迹。
何时还清溪,从尔炼丹液。

白话文翻译:

春天过后,草木繁茂,田园里耕种的农作物满眼皆是。
我自斟美酒,聊以自劝,农夫安静地与我交谈。
忽然听说荆山的道士,时常出现在桃花源。
他在北山采柴,西村卖药。
村庄的炊烟在夕阳下袅袅升起,榛树小路上有归来的客人。
我拄着杖,前面相逢,心中涌起昔日的情怀。
偶然相遇,欢快地停下,热情地叙说离别的种种。
他说我可以搏击扶桑,轻松展翅高飞。
然而,命运不济,只见到遗落的草泽。
既嘲笑接舆的疯狂,又怜惜孔丘的困厄。
世间万物趋利,我的道则重视闲适与寂静。
我在西山下悠闲栖息,门庭冷落,鲜有人迹。
何时才能回到清溪,与你一起炼制丹药?

注释:

  • 荆山子:指的是《桃花源记》中的隐士。
  • 桃花源:指代一个理想的隐逸世界,出自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 扶桑:传说中的一种神树,象征着理想与长生。
  • 接舆:春秋时期的隐士,以狂放不羁著称。
  • 孔丘:即孔子,代表着儒家的理想与困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孟浩然(689年-740年),字浩然,号孟溪,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与王维齐名。他的诗歌以自然风光和田园生活为主题,风格清新淡雅,反映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唐代,正值社会动荡、士人追求隐逸生活的时期。孟浩然在山中偶遇道士,表达了他对清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世事纷扰的思考。

诗歌鉴赏:

《山中逢道士云公》是孟浩然的一首代表性作品,诗中描绘了诗人与道士的偶然相遇,展现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诗的开头以春余草木繁茂、田园耕种的景象开篇,营造出了一种生机盎然的田园气息。接着,诗人通过饮酒自劝,表达了对日常生活的享受与思考。

在描述道士时,诗人引入了桃花源这一典故,进一步渲染出一种超脱尘世的理想境界,反映了他对理想生活的追求。诗中对“村烟日云夕”的描绘,细腻而生动,展现了村庄的温馨与宁静。

诗人自嘲命运不济,虽然有理想却难以实现,表现出一种对现实的无奈与对理想的憧憬。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对闲适生活的珍视,渴望能够回到那一片宁静的清溪,继续炼丹修道的愿望。整首诗情景交融,情感真挚,既有对自然的热爱,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春余草木繁:春天过后,草木茂盛,象征着生机与希望。
  • 耕种满田园:田园里农作物丰盈,体现了农民的辛勤劳动。
  • 酌酒聊自劝:饮酒自劝,表现了闲适自在的生活态度。
  • 农夫安与言:农夫安静地与我交谈,反映出一种和谐的乡村生活。
  • 忽闻荆山子:道士的出现引发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思考。
  • 时出桃花源:桃花源是隐逸的象征,表达了诗人对理想世界的向往。
  • 采樵过北谷:描绘道士的生活,体现了朴素自然的生活方式。
  • 卖药来西村:道士的生计也与自然息息相关,反映了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哲学。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理想的境界比作桃花源,生动形象。
  • 对仗:如“村烟日云夕,榛路有归客”,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拟人:“草木繁”赋予自然以生命,增强了画面的生动性。

主题思想:

本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同时反映了诗人对现实世界的无奈与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桃花源:象征理想与隐逸的生活。
  • 清溪:象征自然的宁静与纯洁。
  • 草木繁:代表生命的旺盛与自然的美好。

文化内涵:

诗中所涉及的桃花源,源自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代表了一种远离尘世、追求和谐的理想境界,反映了古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桃花源”象征什么?

    • A. 现实世界
    • B. 理想生活
    • C. 乡村田园
    • D. 战争
  2. 诗人对闲适生活的态度是:

    • A. 渴望
    • B. 拒绝
    • C. 无所谓
    • D. 恐惧
  3. 诗中所描述的村庄是:

    • A. 热闹非凡
    • B. 寂静安宁
    • C. 疲惫不堪
    • D. 纷乱喧嚣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鹿柴》
  • 陶渊明《桃花源记》

诗词对比:

孟浩然《山中逢道士云公》王维《鹿柴》

  • 两首诗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但孟浩然更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王维则突出了自然景色的宁静。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
  • 《孟浩然诗文研究》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隔浦莲近/隔浦莲近拍 菩萨蛮·玉纤闲捻花间集 鹊桥仙(巧夕) 谒金门 西江月(立春) 江城子 朝中措(赋茉利) 瑞龙吟 醉桃源·柳 九日顾迂客雷阮徒招集吴山登高用昌黎人日城南登高韵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剖割 过都 兀字旁的字 正家 重财轻义 包含歙的词语有哪些 青字旁的字 邦以民为本 净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公正严明 编录 一言便定 裁心镂舌 一字旁的字 包含染的成语 时结尾的成语 娉婷袅娜 宝盖头的字 方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