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湖南别业》

时间: 2025-05-01 15:04:02

诗句

去城不数里,境地却翛然。

树密遮游骑,荷香出画船。

山光摇碧沼,桥影倒晴川。

时有高僧到,松镫夜叩禅。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5:04:02

原文展示:

去城不数里,境地却翛然。
树密遮游骑,荷香出画船。
山光摇碧沼,桥影倒晴川。
时有高僧到,松镫夜叩禅。

白话文翻译:

离开城镇不过几里,环境却显得那么清幽自在。
茂密的树木遮挡了游骑的身影,荷花的香气飘散出画船。
山光在碧绿的湖面上摇曳,桥影倒映在晴朗的河水中。
偶尔有高僧到访,松木的阶梯在夜晚轻轻敲打着禅房。

注释:

  • 翛然:形容环境清幽、闲适自在。
  • 游骑:骑马游玩的游人。
  • 画船:装饰华美的船只,常用于游览。
  • 高僧:指修行的僧人,通常指佛教高僧。
  • 松镫:松木制作的阶梯或梯子,形容简朴的禅房。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高士奇(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山水,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尤其在描写田园风光和隐逸生活方面独具匠心。

创作背景:

《湖南别业》创作于高士奇隐居于湖南时,受到周围自然环境的启发,表达了他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宁静隐逸生活的追求。

诗歌鉴赏:

《湖南别业》是一首描写隐逸生活与自然美的诗作。诗中,作者以简洁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一个清幽雅致的湖边别墅环境,体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的开头“去城不数里,境地却翛然”即展现了与喧嚣城市的距离感,暗示了对宁静生活的追求。接着,作者通过“树密遮游骑,荷香出画船”的描写,展现了自然景物的和谐美感,树木的茂密和荷花的香气交织成一幅生动的画面,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而“山光摇碧沼,桥影倒晴川”则进一步深化了自然景色的描绘,山光和桥影的交错,展现了宁静的氛围与美丽的自然景观,构成了一幅和谐的画卷。最后,诗中的“时有高僧到,松镫夜叩禅”不仅增添了人文气息,也让人感受到一种超然物外的宁静,传达了诗人对禅宗思想的向往。

整体而言,此诗凭借其优美的意境与清新的笔调,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美的赞美,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与思想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去城不数里,境地却翛然:离开城市不远,环境却显得格外清幽自在。
  2. 树密遮游骑,荷香出画船:茂密的树木遮挡了骑行者的视线,荷花的香气从装饰华丽的小船上飘散出来。
  3. 山光摇碧沼,桥影倒晴川:山光在碧绿的湖面上摇曳,桥的影子映倒在明亮的河水中。
  4. 时有高僧到,松镫夜叩禅:偶尔会有高僧前来,夜晚松木阶梯轻轻敲打着禅房。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山光摇碧沼”,将自然景物形象化。
  • 对仗:如“树密遮游骑,荷香出画船”,展现出工整的韵律感。
  • 意象:营造出一种静谧、自然的意境。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高士奇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自然美的赞美,体现了他追求宁静、超然的情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喧嚣与繁华,代表社会的纷扰。
  • 树、荷花:象征自然的美好与宁静。
  • 山、桥、湖:象征和谐的自然环境,展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 高僧:象征着超脱世俗的精神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湖南别业》的作者是谁?
    • A. 杜甫
    • B. 高士奇
    • C. 李白
  2. 诗中提到的“荷香出画船”是在描绘什么?
    • A. 夕阳
    • B. 游人
    • C. 自然的景色
  3. “时有高僧到”中,高僧象征着什么?
    • A. 繁华
    • B. 超脱
    • C. 忙碌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陶渊明的《饮酒》

诗词对比:

高士奇与王维的作品都强调自然与隐逸生活,但王维更倾向于通过绘画意境表达深远的哲理,而高士奇则更直接展现自然的美与宁静生活的感受。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高士奇研究》
  • 《诗词鉴赏与分析》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谢张安道惠马 踏青 次韵毛君九日 浴罢 冬至雪 次韵子瞻发洪泽遇大风却还宿 南窗 次韵刘贡父登黄楼怀子瞻二首 题三游洞石壁 和迟田舍杂诗九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聿字旁的字 韦字旁的字 若要好,问三老 趁手 筯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殓的词语有哪些 佯风诈冒 纳用 止字旁的字 黍字旁的字 雪操冰心 皇天不负苦心人 小经筵 安土重居 恩诱 片字旁的字 轻虏 武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