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2:04: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04:05
次韵毛君九日
苏辙
山脚侵城尽是台,
登高处处喜崔嵬。
手拈霜菊香无奈,
面拂江风酒自开。
幕府尊罍云里集,
民家歌吹静中来。
定知胜却陶彭泽,
怅望篱边白日颓。
在山脚下,侵入城中的尽是台地,
登高望远,处处令人喜悦。
我手中捧着霜菊,虽香气四溢,却无奈其时已晚,
面前拂来的江风,酒也自然而然地畅开。
幕府的酒坛在云中聚集,
民家的歌声在静谧中传来。
我知道这里的胜景更胜陶渊明与彭泽,
只是怅然望着篱边,白昼已渐渐衰颓。
苏辙(1039年-1112年),字子瞻,号晦庵,宋代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书法家,苏轼的弟弟。苏辙与兄苏轼同为“苏门四学士”,在诗歌、散文、词等多方面均有卓越成就。其作品常表现对政治、人生的思考,风格清新脱俗。
此诗创作于重阳节时,作者在重阳节期间登高望远,表达了对自然的喜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这首《次韵毛君九日》以登高赏秋为题,描绘了重阳节的节日气氛与自然景色。开篇描绘了山脚的台地与高处的壮美景色,表达了登高望远的愉悦心情。霜菊的香气与江风的拂面,增添了诗歌的意境和感官体验,显示出诗人对秋天的细腻感受。
诗的后半部分转向对人与自然的思考,幕府的酒宴与静谧的民家歌声形成鲜明对比,既表现了世俗的欢乐,又流露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索。最后一句则是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和对日落西山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深刻认识。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结合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哲思,语言优美,情感真挚,给人以深刻的思考与共鸣。
整首诗表达了对秋天自然景色的欣赏与对人生短暂的感慨,突出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诗中提到的“霜菊”象征什么?
A. 美丽
B. 高洁
C. 富贵
D. 哀愁
“登高处处喜崔嵬”中的“崔嵬”是什么意思?
A. 低矮
B. 高耸
C. 平坦
D. 荒凉
此诗表达的主要情感是什么?
A. 快乐
B. 愁苦
C. 孤独与惆怅
D. 愤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