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1:59: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1:59:36
谢张安道惠马
作者: 苏辙
从事年来鬓似蓬,
破车倦仆众人中。
作诗仅比穷张籍,
得马还从老晋公。
夜起趋朝非所事,
晓骑行乐定谁同。
惯乘款段游田里,
怯听駸駸两耳风。
我从事政务多年,鬓发已如蓬草般凌乱,
破旧的车子和疲惫的仆人在人群中显得格外显眼。
我作诗的水平仅比穷困的张籍稍好,
得到的马还得靠老晋公的恩惠。
夜里起身奔走早朝并不是我所追求的,
清晨骑马游玩乐趣又有谁能与我共享呢?
我习惯于乘着马儿游历田野,
却又害怕耳边风声的呼啸。
作者介绍:苏辙(1039-1112),字子美,号晦然,北宋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苏轼的弟弟。他的诗风清新自然,题材广泛,常以个人体验和社会现实相结合。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苏辙的晚年,反映了他对官场生活的无奈与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在政务繁忙的生活中,他感叹年华流逝,追忆往昔的轻松与自由。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自身的生活困境,展现了对自由与快乐的渴望。诗的开头以“从事年来鬓似蓬”入手,直接表现出诗人多年忙于政务,生活的艰辛与疲惫感。接着,诗人用“破车倦仆”来描绘自己的日常,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他在众人中的孤独与无奈。通过对比“作诗仅比穷张籍”,诗人自谦地表现出自己的才华有限,似乎对自己的创作感到不满。
“得马还从老晋公”一语,传达出诗人对朋友的感激之情,同时也暗示着他对现实的无奈。随后的“夜起趋朝非所事,晓骑行乐定谁同”更是直白地表达出他对朝政的厌倦与对游乐的向往,甚至在夜晚忙碌到无法享受生活的乐趣。
最后两句“惯乘款段游田里,怯听駸駸两耳风”,则传递出一种内心的矛盾,虽然习惯于骑马游玩,但对耳边的风声又感到畏惧,暗示着对自由的向往与对现实的无奈交织在一起。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与思考,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核心在于对官场繁忙生活的无奈与对自由生活的渴望,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反思与对友人的感恩。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人通过什么来表达自己的疲惫与无奈?
“鬓似蓬”中的“蓬”主要象征:
诗中提到的“老晋公”指的是: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以将这首诗与陶渊明的《归园田居》进行对比。陶渊明同样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对官场的厌倦,但更加侧重于田园的宁静和自然之美,而苏辙则更强调了生活的无奈与内心的矛盾,两者在主题和情感表达上各有侧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