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5:25: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5:25:28
《浴罢》 ——苏辙
逐客例幽忧,多年不洗沐。
予发栉无垢,身垢要须浴。
颠隮本天运,愤恨当谁复。
茅檐容病躯,稻饭饱枵腹。
形骸但癯瘁,气血尚丰足。
微阳阅九地,浮彩见双目。
枯槁如束薪,坚致比温玉。
长斋虽云净,阅月聊一沃。
石泉澣巾帨,土釜煮桃竹。
南窗日未移,困卧久弥熟。
华严有余帙,默坐心自读。
诸尘忽消尽,法界了无瞩。
恍如仰山翁,欲就沩叟卜。
犹恐堕声闻,大愿勤自督。
我常感到忧愁,已经多年没有好好洗澡。
我的头发梳理得很干净,但身体的污垢却需要洗去。
命运本该如此,我又能向谁发怒呢?
在茅草屋檐下,我病体依然,稻饭只能填饱空腹。
身体虽然消瘦,但气血依旧充沛。
微弱的阳光照在九天之上,我的眼中浮现彩色。
我像枯柴一样瘦弱,却坚韧如温玉。
虽然长斋自称洁净,经过一月的洗礼也只是一场梦。
用石泉洗净巾帕,土锅煮着桃竹。
南窗的阳光未曾移动,困倦之中我愈发迷熟。
华严经的书卷堆积,默坐时心中自会解读。
一切尘世的烦恼都忽然消失,法界的奥义也不再关注。
恍若仰望那山翁,想去问沩山的高士。
只怕堕入声闻之中,愿意努力自我督促。
作者介绍: 苏辙(1039年-1112年),字子瞻,号庭坚,北宋著名诗人、政治家,是苏东坡(苏轼)的弟弟。苏辙在诗歌、散文、论辩等多个领域都有重要成就,他的诗风简练、清新,常带有哲理性。
创作背景: 《浴罢》写于苏辙晚年,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感悟和对自身处境的思考。此时,苏辙身心俱疲,常常感到孤独与失落,诗中流露出对命运的无奈和对自我修养的期望。
《浴罢》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情感的诗作。诗中,苏辙通过对洗浴的描写,象征着自我反省和内心的洗涤,展现了他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开篇即以“逐客例幽忧”的自我剖析,引出长时间未能洗浴的隐喻,暗示内心的积郁。接着,诗人不仅关注身体的清洁,更关注心灵的净化,强调了精神世界的重要性。
全诗通过对生活琐事的细致描写,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悟与哲思。诗的后半部分,诗人在南窗下静坐,阅读经典,逐渐感受到尘世的烦恼在心中消散,法界的真理也在心中显现。这种从身到心的蜕变过程,表现了他对人生的领悟与追求,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的精神追求。
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既有对生活的感慨,又有对精神世界的追寻,表现出一种淡然与从容的态度,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和对自我修养的追求,反映了在困境中对内心的探索与净化,展现出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苏辙的《浴罢》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忧愁
c) 愤怒
诗中提到的“华严”指的是哪部经典?
a) 《道德经》
b) 《华严经》
c) 《论语》
诗中形容身体状态的词汇有哪些?
a) 富足
b) 癯瘁
c) 健壮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