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2:47: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47:28
自到南湖日,邻翁识长方。
一官甘寂寞,万事绝思量。
疎见只缘懒,频来政不妨。
松林浑似旧,相伴踞胡床。
自从来到南湖,邻居老翁认得我。
身处官职,我甘愿过着清寂的生活,
对万事都不再思虑。
偶尔见面只是因为懒惰,
常常来访也没什么妨碍。
松林依然如旧,
我便伴着它,坐在胡床上。
“松林浑似旧”可以理解为诗人与自然的默契,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不变的陪伴。这种意象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常常用来表达诗人与自然之间的亲密关系,以及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张镃,字仲明,号秋舫,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其诗多描写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作者在南湖的隐居生活,反映了他对官场的厌倦与对自然的向往。
《简陈监仓二首》通过简练的文字描绘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满足与对繁忙官场的厌倦。诗中流露出一种淡然、宁静的情感,表现了诗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第一句“自到南湖日,邻翁识长方”开篇即交代了诗人的隐居生活,邻居的亲切问候让人感受到一种温暖的乡土气息。接下来的几句,诗人自述甘愿寂寞,宁愿放下世俗的纷扰,沉浸在宁静的生活中。特别是“松林浑似旧”,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眷恋,仿佛时间在这里凝固,岁月的流逝无法改变这种静谧的美好。
整首诗虽简约,却蕴含了丰富的情感和哲思,表达了对简单生活的追求和对自然的热爱,凸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反思与逃避,传达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的厌倦,强调了自然的宁静与人际关系的随意,传达出一种超然淡泊的生活哲学。
诗词测试:
诗人写作的地点是?
A. 南海
B. 南湖
C. 北湖
D. 西湖
诗中提到的“胡床”是什么?
A. 一种衣服
B. 一种坐具
C. 一种乐器
D. 一种食物
诗人对官场的态度是?
A. 热爱
B. 厌倦
C. 无所谓
D. 期待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鹿柴》相比,两首诗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但张镃的作品更加强调了隐居生活的宁静与人与自然的和谐,而王维则更注重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与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