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7:55: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7:55:12
去日不可再,来日焉可虚。
直待百事足,漫把四大拘。
黄河几曾清,白发莫旋乌。
全福贵安然,真乐难强图。
朴直自许我,才能不如渠。
已盟方寸心,免苦六尺躯。
登台值明时,击壤容匹夫。
轻车历野寺,小船泛晴湖。
金鲫池内观,白猿洞前呼。
孤山未学林,长堤且怀苏。
珍实不满器,醇醪只携壶。
更带两耳铛,旋煮四腮鱼。
意均饱暖适,迹或升沉殊。
达人旷大观,万象归一途。
凡鼎鸡变化,佛性狗有无。
快答此话头,拟议计即疎。
过去的日子无法重来,未来的日子又何必虚度。
只需等到万事都足够,就不必拘泥于四大法则。
黄河何曾有过澄清,白发又何必再变乌黑。
全福贵在安然,真乐却难以强求。
我自许朴素直率,才智倒不如他人。
心中已然立下盟约,免去六尺躯壳的苦痛。
在明亮的时光登台,击打土壤也能为匹夫。
轻车经过野外的寺庙,小船在晴朗的湖面漂荡。
在金鲫池中观赏,白猿在洞前呼唤。
孤山尚未学会林木,长堤只愿怀念苏州。
珍稀的物品难以装满器皿,醇厚的美酒只携带一壶。
再加上两只耳朵的铛,煮来四腮的鱼。
心境均匀饱满舒适,经历或有升沉不同。
真正的达人视野开阔,万象归于一条道路。
凡是鼎鸡的变化,佛性在狗身上是否存在。
快来回答这个问题,拟定的计划已显得疏远。
作者介绍:张镃,字德明,号澄怀,宋代诗人,擅长诗词,风格清新自然,常表达对人生和自然的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时期,诗人内心对生活的望而却步,以及对世俗名利的淡薄态度,反映出对内心安宁和真乐的追求。
《戏效乐天体》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张镃通过对时间、命运、内心状态的深刻思考,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独特见解。诗中“去日不可再,来日焉可虚”开篇即点明了人生的无常和对时间的珍惜;而“全福贵安然,真乐难强图”则道出了内心安宁的重要性,强调了物质财富无法带来真正的快乐。
其语言朴实无华,意象丰富,描绘了自然与生活的种种场景,如“轻车历野寺,小船泛晴湖”,让读者感受到一种悠闲自在的生活态度,仿佛与自然融为一体。而“达人旷大观,万象归一途”则引导我们走向更高的境界,提醒我们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寻找心灵的归宿。
整首诗流露出一种淡泊明志的气质,诗人不追求功名利禄,而是追求内心的真实与宁静。他通过对生活的观察,反思得出人生的真谛,这种哲思不仅具有时代价值,也让人深思。张镃在诗中展现的那份对生活的从容态度,值得后人去学习和借鉴。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在探讨人生的无常、内心的安宁和真乐的追求,倡导一种豁达、淡泊的生活态度。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去日不可再”,这句话的意思是:
A. 过去的日子可以重来
B. 过去的日子无法重来
C. 未来的日子可以虚度
D. 未来的日子无法虚度
“全福贵安然”主要表达了什么思想?
A. 物质财富的重要性
B. 内心安宁的重要性
C. 追求名利的必要性
D. 对生活的无所谓
诗中提到的“白猿”象征:
A. 自由
B. 生命
C. 纯真
D. 复杂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