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8:10: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8:10:23
小雨终朝湿翠霏,
渚蒲汀树白瀰瀰。
若嫌鸣雁无厌足,
回到潮州又索诗。
小雨整天淋湿了青翠的景色,
水边的蒲草和汀洲上的白树朦胧可见。
如果觉得鸣叫的雁声没有尽头,
不妨回到潮州再写首诗。
本诗没有特别明确的典故,但提到的“潮州”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与唐代的诗人王勃、杜甫等都有密切的联系。作者可能借用潮州的名声,表达对诗歌的追求和对自然景色的感受。
张镃,字子骏,号雪窗,南宋时期的诗人,生性洒脱,才华横溢。他的诗多以描写自然景色、抒发个人情感为主,风格清新自然。
此诗创作于一个细雨绵绵的清晨,描绘了雨中湿润的自然景色,以及作者在此情境下的思考,反映了他对生活、自然与诗歌的深刻理解和热爱。
《雨中闻雁》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与抒发情感的诗作。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细雨中的湿润与宁静,营造出一种清新而又淡雅的氛围。开头两句“小雨终朝湿翠霏,渚蒲汀树白瀰瀰”以细雨为背景,描绘了雨中苍翠的景色,雨水渗透了大地,树木和草丛都显得湿润而生动,营造出一种朦胧而清新的意境。
接下来的“若嫌鸣雁无厌足,回到潮州又索诗”则转为作者的内心思考。鸣雁的声音在雨中显得更为清晰,仿佛在诉说着无尽的思绪。作者在此表达出对诗歌的渴望与追求,甚至在细雨和鸣雁的陪伴下,想要回到潮州去创作新诗。这种内心的冲突与诗意的追求,恰恰反映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与对诗歌的执着。
整首诗通过简单的景物描写,展现了诗人细腻的观察力和深邃的情感,使得读者在欣赏自然美的同时,也感受到一种诗意的思考,体现了诗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通过细雨和鸣雁的描绘,表达诗人与自然的情感结合,展现对生活和诗歌的热爱。诗人以细腻的观察和深邃的思考,体现出对自然美的感悟和对艺术创作的执着追求。
诗中“小雨终朝湿翠霏”描绘的是什么样的天气?
“若嫌鸣雁无厌足”中的“无厌足”表示什么意思?
作者想要回到哪里去写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