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14:48: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14:48:36
海棠过了只垂杨,合与良辰卜醉乡。
定胜永和三月禊,并游社谢两流觞。
定州刻石犹真赝,晋代衣冠今在亡。
陶写岂无丝竹在,不醻酒渴与诗狂。
海棠花开过了,只有垂杨在旁;
与良辰美景一起,想要预卜醉乡的来临。
一定会胜过永和的三月节,
再去游玩社谢的流觞。
定州的刻石仍然是真迹和赝品,
晋代的衣冠如今已不复存在。
陶渊明的画作中难道没有丝竹乐器吗?
不喝酒的话,怎么能解渴和抒发诗情?
作者介绍:方岳,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生平事迹较少,但其作品流传甚广,尤其在描写自然景色和人文情怀上颇具特色。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上巳节(春天的一种节日),作者在春日的良辰美景中,感怀自然和生活,借景抒情,表达对过往的怀念和对美好时光的向往。
方岳的《上巳修禊社谢两园》是一首充满春意和怀旧情怀的诗作。诗中通过描绘海棠、垂杨等自然景象,渲染出春天的美好氛围。诗的开头“海棠过了只垂杨”便勾画出一种春天的残影,仿佛在诉说着时光的流逝和美好事物的短暂。
接下来,诗人提到“定胜永和三月禊”,引入了古代的节日,表现出对传统文化的敬重和对美好时光的向往。而“游社谢两流觞”则暗示了社交与喝酒的快乐,体现了在春日聚会的欢愉场景。
在提到“定州刻石犹真赝”时,诗人用历史的角度思考当下,感慨古今之变,传达出一种对流逝时光的感慨与珍惜。而最后两句“陶写岂无丝竹在,不醻酒渴与诗狂”,则通过陶渊明的作品,表达了对饮酒作诗的渴望,构建了一个充满文化和艺术气息的场景。
整首诗以自然景观引入,结合历史典故,展示了诗人深厚的文化素养和对生活的真挚感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春天的美好、对传统文化的敬重以及对过往时光的怀念,表现出一种从容与淡泊的人生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良辰”指的是什么?
A. 好天气
B. 美好时光
C. 春天
“陶写”中的“陶”是指谁?
A. 陶渊明
B. 陶瓷
C. 陶器
诗人为何提到“定州刻石”?
A. 赞美风景
B. 感慨历史变迁
C. 描述节日活动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