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7:36: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7:36:47
翰林碑立崔嵬上,
待制诗题杳霭间。
人天八万四千塔,
便合推为第一山。
在巍峨的崔嵬山上,矗立着翰林的碑石,
待制的诗歌题刻在雾霭缭绕之中。
人间和天上的八万四千座佛塔,
都应该推崇这里为第一座山。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文学家。他的作品以豪放、清新见长,尤其擅长描写山水和表达爱国情怀。陆游一生经历了多次政治变迁,创作了大量诗词,表现出对国家和民族的深切关怀。
《和曾待制游两山》写于陆游晚年,是他与友人游览名山时的即兴之作,表达了他对山水的热爱以及对人生的思考。诗中所提到的两山,象征着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对宇宙的敬畏。
这首诗以简练而精致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名山的崇敬之情。首句“翰林碑立崔嵬上”开篇即点明了地点和主题,碑石的高耸与崔嵬山的巍峨相得益彰,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接着,作者借助“待制诗题杳霭间”描写了在雾霭中的诗歌题刻,既展现了山的神秘,又让人联想到文人雅士的踪迹,创造出一种超然的氛围。
后两句则引入佛教意象,提到“人天八万四千塔”,不仅增添了诗的文化厚度,也表达了对信仰和理想的追求,强调了此地的神圣性。诗的最后一句“便合推为第一山”,则是对这座山的高度评价,传达出一种对自然和人文景观的敬仰。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与人文思想的交融,展现了陆游对山水的热爱、对文化的传承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邃思考。
诗歌表达了作者对自然风光的热爱和对文化传承的敬重,体现了他对人生理想与信仰的追求。通过对崔嵬山的赞美,表现出对人类精神和文化的推崇。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杜甫
C. 陆游
D. 白居易
“翰林碑立崔嵬上”中的“翰林”指的是什么?
A. 书法
B. 文人
C. 山石
D. 教育
“八万四千塔”主要代表什么?
A. 自然
B. 佛教信仰
C. 人生哲理
D. 文学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