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0:33: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0:33:21
雨丝笼晓院。檐梅半落,客情先倦。乍暖还寒,兀自饾饤春浅。都道烧灯过了,好偿却莺花心愿。春若便。便将草木,霎时俱换。也知不算飘零,总废酒疏吟,镇难消遣。浪迹天涯,锦字未逢归传。谁卜青毡在否,漫赢得乡心凌乱。愁正满。沉沉碧云天远。
细雨笼罩着清晨的院子,檐下的梅花已经凋落一半,来客的情绪似乎也逐渐疲倦。刚刚变暖又感到寒冷,春天的气息依然薄弱。大家都说灯已经点燃过,正好满足了对莺花的期盼。如果春天真的到来,草木也会瞬间焕然一新。虽然知道这不算是飘零,但我终究无法摆脱酒意和吟咏的空虚。漂泊在外,锦字的书信却没有归来的消息。谁能问问青毡的命运,任凭乡愁在心中搅扰。愁绪满怀,远远的碧空中,乌云沉沉。
作者介绍:袁荣法,近代诗人,以细腻的情感和丰富的意象著称,其作品多以抒情为主,常表达对生活的思考与对自然的感悟。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丁未年正月,正值春天的开始,但天气却不尽如人意,作者在愁苦的春雨中表达了对归属感的渴望与对自然的感慨。
这首《玉漏迟》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的微妙变化与作者内心的苦闷。开篇以“雨丝笼晓院”引入,营造出一种朦胧、清新的氛围,接着通过“檐梅半落”展示了春天的脆弱与不确定。诗中反复提及的“乍暖还寒”,不仅描绘了季节的变换,更反映了作者内心的矛盾与挣扎。随着春天的来临,作者希望能与春草、春木一同焕发活力,但现实的无情却让他只能借酒浇愁,难以自遣。最后一句“沉沉碧云天远”更是将这种孤独与无助推向高潮,表现了对归属与温暖的渴求,以及对未来的迷茫。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这首诗以春天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思考与对归属的渴望,反映了在自然变化中人的孤独与无奈,情感真挚而深沉。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孤独与归属
B. 欢乐与团聚
C. 战争与和平
D. 自然与和谐
“乍暖还寒”描绘了什么样的气候变化?
A. 稳定
B. 变化无常
C. 炎热
D. 寒冷
作者在诗中主要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快乐
B. 思念
C. 愤怒
D. 兴奋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