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3:35: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35:57
废寺闲居寄怀一二罢举
作者: 李洞 〔唐代〕
病居废庙冷吟烟,无力争飞类病蝉。
槐省老郎蒙主弃,月陂孤客望谁怜。
税房兼得调猿石,租地仍分浴鹤泉。
处世堪惊又堪愧,一坡山色不论钱。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身处废弃寺庙,孤独冷清的感受。他因病居住在这座庙宇中,寒冷的环境使他倍感无力,像病弱的蝉一样无能为力。诗人感慨自己被世人遗弃,独自一人在月光下,渴望得到谁的怜悯。虽然拥有一些山林之地和调皮的猿猴,但他依旧觉得生活贫困,甚至连水泉都要分租。他感叹生活的无奈和愧疚,发现自然的美丽与金钱无关。
作者介绍
李洞,唐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著称。他的诗多描写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常表现出对生活的思考和对社会的批判。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李洞晚年之际,正值他身心疲惫、遭遇困境的时期。他居住在一座荒废的庙宇中,诗中流露出对人生的感慨和对世俗的淡然。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身处废庙的孤独与冷清,展现了他内心的无奈与愧疚。诗的开头“病居废庙冷吟烟”,用简练的语言勾勒出环境的凄凉和自身的病态,营造出一种孤寂的氛围。接着,诗人用“无力争飞类病蝉”来比喻自己的无助,表现出对生命力的渴望与失落。
在接下来的几句中,诗人提到“槐省老郎蒙主弃”,反映出对社会的失望与被遗弃的感觉。他在月光下孤独地眺望,心中充满了怜悯的渴望,这不仅是对他自己境遇的感叹,也是对社会冷漠的控诉。
后两句描绘了尽管拥有自然的美景,如“税房兼得调猿石”,但仍感到生活的重压与无奈,“一坡山色不论钱”则进一步强调了金钱无法带来内心的满足与宁静。整首诗在孤独与自然的对比中,传递出一种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与感慨。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该诗运用了比喻和对比等修辞手法。通过“病蝉”比喻自身的无力,以及“山色不论钱”对比自然美与金钱的关系,深刻表达了诗人的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的失望与对生命的深刻思考,强调自然的美丽与金钱的无关,传递出一种淡然与超然的情感基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人居住在哪里?
A. 庙宇
B. 山顶
C. 城市
诗中提到的“病蝉”象征着什么?
A. 幸福
B. 无奈
C. 强大
“一坡山色不论钱”表达了什么主题?
A. 金钱重要
B. 自然与金钱无关
C. 生活富裕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李洞的作品与王维的山水诗有相似之处,均以自然景色映照人心,但李洞更强调孤独与社会的冷漠,而王维则更倾向于自然的和谐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