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9:38: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9:38:29
玉漏迟 其三
高巳生、钱充泉、王远闻同舟,相送信宿去严陵道中却寄
——周之琦
片帆人万里。
琴歌兴在,仍搴吟袂。
过雨秋容,侵晓越娥妆洗。
漫拟西湖镜影,也休认南屏烟翠。
还信未。
桐江一路,好山如此。
三载惯约清游,叹饮渌题花,顿成前事。
醉拍征衫,空惜酒痕红渍。
旧垒芹泥换尽,更谁识归舟天际。
兰棹倚。
魂消画眉声里。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远行的情景。诗人乘坐小船,缓缓漂泊在浩瀚的水面上。琴声和歌声依旧在耳边萦绕,仿佛在轻轻拂动着我的衣袂。经过了一场秋雨,晨曦中的美人如同经过洗礼。虽然我试图捕捉西湖的镜面倒影,却也不再认得南屏山的烟雾与翠绿。
你是否还在信中提到呢?桐江沿路的美山如斯。三年来我们常常约定在清幽的游览中畅饮,叹息着曾经的往事。醉酒之后拍打着征衣,惋惜那酒痕染红了衣襟。旧时的垒土和芹泥早已换尽,谁还会记得那归来的小舟在天际?我倚靠着兰舟,魂魄在画眉鸟的鸣唱中消散。
作者介绍:周之琦,清代诗人,以清新婉约的风格著称,其作品多描写自然风光和人文情怀。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诗人与友人分别之际,表达了对友人和往昔旅行的怀念,反映了当时文人雅士的游览生活和对美好时光的追忆。
《玉漏迟 其三》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与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诗中处处透着淡淡的忧伤与缥缈的情怀,展现了清代文人的情感世界。开篇“片帆人万里”,以广阔的视野引入,表达了远行的孤独。接着,诗人以琴歌为引,营造出浓厚的文化氛围,仿佛在与友人共享这段旅程。
“过雨秋容,侵晓越娥妆洗”一句,描绘了晨曦中秋雨后的自然美景,给人以清新之感,且“越娥”指代美人,传达了诗人对美的向往。接下来的对比“西湖镜影”与“南屏烟翠”,不仅展示了诗人内心的迷惘,也揭示了他对美景的深刻理解和个人情感的矛盾。
全诗在抒情中渗透着对友谊的珍重与对美好时光的怀念,情感细腻而又沉郁,展现了古典诗词的韵味与深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对自然风光的描绘与对友人思念的表达,反映了诗人对往昔时光的珍视与对友谊的渴望,展现了清代文人内心的情感波动。
诗词测试:
诗中“片帆人万里”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兴奋
B. 孤独
C. 快乐
D. 无奈
“桐江一路,好山如此”中的“桐江”指的是什么?
A. 一条江
B. 一种植物
C. 友人的名字
D. 一个城市
诗中提到的“兰棹”象征着什么?
A. 美丽
B. 忧伤
C. 孤独
D. 友情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