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5:40: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40:38
玉漏迟 耦庚席上赋葛仙米
作者: 周之琦 〔清代〕
绀珠尘未扫。幺禽啄后,碧螺痕小。
一捻圆匀,春出玉山香稻。
隽味青精漫拟,待糁入羹汤还好。
春又早。红盐绿酒,者时情抱。
相看句漏云封,只乞米长安,甑尘闲笑。
旅食年年,依旧石田荒了。
尽把丹砂寄与,怕梦里黄梁人老。
乡信杳。知他雁鸿多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清新而淡雅的春日场景。诗人感叹未打理的珠帘下积着灰尘,细小的鸟儿在觅食,留下了碧螺的痕迹。春天的香稻从玉山飘出,细腻的味道令人垂涎,正等待着加入汤羹中。春天又来临,红盐与绿酒,正是这时光的情怀。诗人与友人共赏春景,但只想乞求长安的米饭,轻松地在尘世中微笑。旅途年年,田野依然荒芜,寄托的丹砂似乎只是梦中的美好,担心一觉醒来已是白头翁。乡音杳然,不知鸿雁传信去向何处。
作者介绍:周之琦,清代诗人,以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善于描写自然与人情,作品常透露出淡淡的忧伤与思乡之情。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诗人旅途之中,感受到乡愁与生活的无常,诗中融入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故乡的思念,体现了清代文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玉漏迟》是一首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春天景象与人情的诗作。诗人在开篇以“绀珠尘未扫”引入,给人一种未曾打理的感觉,暗示着生活的琐碎与忙碌。而“幺禽啄后,碧螺痕小”则通过小鸟的觅食,传达出春天的生机与活力,营造出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接着,诗人通过“春出玉山香稻”的描写,表现出自然的恩赐,春天的到来让人倍感欣喜。
诗中对美食的期待与春天的美好交织,“隽味青精漫拟,待糁入羹汤还好”,不仅表达了对美味的渴望,也映射出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随着诗意的展开,诗人又回归到对生活的思考,“旅食年年,依旧石田荒了”,生活的变迁与自然的无常在此刻交织,令人感慨不已。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在于对生活的感慨与思考,同时渗透着对故乡的思念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通过对自然、饮食和情感的细腻描绘,诗人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思,让人反思人生的意义与价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与饮食,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悟与对故乡的思念,体现出清代文人对人生哲理的探求。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绀珠”象征什么?
诗人对春天的态度是怎样的?
“旅食年年,依旧石田荒了”表达了什么情感?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这些资料可以帮助更深入地理解周之琦的诗作及其时代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