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9:40: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9:40:13
信道虽常尔,知人乃独亨。
书林身老大,谏纸字攲倾。
鳌去三山动,人危五鼎烹。
保全天子圣,几杖送余生。
尽管信仰的道理常常是那样,真正了解人的智慧却是独一无二的。
在书林中我已年老,劝谏的文章却总是倾斜。
大鳌离去,三山为之震动;人们在危难中,五鼎也为之煮沸。
我希望能保全圣明的天子,能再给我几杖,让我活久一些。
“鳌去三山动”:典出《山海经》,传说中大鳌支撑着三山,当大鳌离去时,三山动摇,暗示天子失去庇护;
“五鼎烹”:指古代五鼎象征着国家的安危,若五鼎被烹煮,则意味着国家动乱。
作者介绍: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宋代著名诗人,与苏轼齐名。他不仅在诗歌上有很深的造诣,还在书法、绘画等方面都有所成就。黄庭坚的诗作以清新、典雅著称。
创作背景:此诗为挽词,写于挽悼范蜀公,表达了对其的敬意与哀悼,同时也透出了对时局的忧虑和对理想的追求。
黄庭坚的《范蜀公挽词二首》以感人至深的情感和独特的意象展现了对逝者的追思与哀痛。首联“信道虽常尔,知人乃独亨”开篇就表明了对人的理解与智慧的珍视,信仰固然重要,但对人性的洞察更为深刻。接下来的“书林身老大,谏纸字攲倾”则道出了诗人年事已高,虽仍在书林中活动,但劝谏的声音却难以倾听,显示出对时局的无奈与悲哀。
“鳌去三山动,人危五鼎烹”更是将个人身世与国家命运联系在一起,借助神话传说的意象,展现出社会动荡的危机感。最后“保全天子圣,几杖送余生”则是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期望与对自我的寄托,愿意用自己的余生去守护明君,这种情感充满了忠诚与牺牲的精神。
整首诗在情感上层次分明,字句间透出黄庭坚对朋友的深切怀念,及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历史的责任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逝者的追悼与对国家命运的忧虑,抒发了诗人对理想的坚持与忠诚,具有深刻的历史和文化意义。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信道虽常尔”的意思是什么?
“鳌去三山动”中,鳌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