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江上望皖公山》

时间: 2025-05-01 22:31:09

诗句

奇峰出奇云,秀木含秀气。

清晏皖公山,巉绝称人意。

独游沧江上,终日淡无味。

但爱兹岭高,何由讨灵异。

默然遥相许,欲往心莫遂。

待吾还丹成,投迹归此地。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22:31:09

原文展示:

江上望皖公山
作者: 李白 〔唐代〕

奇峰出奇云,
秀木含秀气。
清晏皖公山,
巉绝称人意。
独游沧江上,
终日淡无味。
但爱兹岭高,
何由讨灵异。
默然遥相许,
欲往心莫遂。
待吾还丹成,
投迹归此地。

白话文翻译:

奇特的山峰从云端拔出,
秀丽的树木散发着清新的气息。
皖公山安静而美丽,
巍峨的山峰令人心醉。
我独自在沧江之上游览,
整天感到无趣乏味。
但我只喜爱这高耸的山岭,
如何才能寻求那灵异之境呢?
默默地遥相许诺,
心中想去却无法实现。
待我炼成还丹,
再投身归来此地。

注释:

  • 奇峰: 奇特的山峰,指皖公山的独特形态。
  • 秀木: 秀丽的树木,暗示自然的生机和美好。
  • 清晏: 清幽安静,形容山的宁静。
  • 巉绝: 高耸陡峭,形容山的险峻。
  • 沧江: 指长江,作者在江上独游。
  • 还丹: 指道教中的炼丹术,象征修行成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著名诗人,被誉为“诗仙”。他一生游历广泛,作品多以豪放、奔放著称,常表现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李白的游历生涯中,表达他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高洁境界的追求。诗中体现了他对皖公山的赞美,以及在追求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

诗歌鉴赏:

《江上望皖公山》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内心情感的诗作,诗中李白通过对皖公山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的壮丽与诗人内心的渴望。开头的“奇峰出奇云”一句,便奠定了诗的基调,奇特的山峰在云雾中显得更加神秘和高远,给人以视觉上的震撼。接下来的“秀木含秀气”则是对自然的细腻观察,树木的秀丽与清新的气息,营造出一种和谐的自然氛围。

然而,李白的内心并不止于此,他在“独游沧江上”中表达了独自游览的孤独感,整日的淡无味让他感到失落,这种情感的对比使得后文中的“但爱兹岭高”显得格外突出。李白对皖公山的崇敬和向往,与他在现实中感到的无趣形成鲜明对比,体现了他对理想世界的追求。

在后半段,李白引入了“还丹”的意象,暗示他对道教修炼的向往,象征着他希望通过修行达到更高的境界,最终投身于自然的怀抱。整首诗在优美的自然描绘中,交织着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渴望,展现出一种深邃的哲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奇峰出奇云: 描绘了皖公山的壮丽和神秘,给人以视觉冲击。
  2. 秀木含秀气: 表示树木的美丽和清新,营造出自然的宁静氛围。
  3. 清晏皖公山: 对皖公山的赞美,表现出作者对自然的热爱。
  4. 巉绝称人意: 山的险峻和美丽符合人们的审美情趣。
  5. 独游沧江上: 表达孤独游历的情感,反映出作者的内心状态。
  6. 终日淡无味: 显示出日复一日的乏味与孤独感。
  7. 但爱兹岭高: 诗人只钟情于高耸的山岭,体现对理想的追求。
  8. 何由讨灵异: 对灵异境界的渴望,反映了对超脱现实的向往。
  9. 默然遥相许: 心中默默承诺,表达对未来的期许。
  10. 欲往心莫遂: 期望无法实现的失落感。
  11. 待吾还丹成: 寻求修行成就的愿望,象征追求更高境界。
  12. 投迹归此地: 希望最终能回归自然,达到理想境界。

修辞手法:

  • 比喻: “奇峰”与“奇云”的结合,将自然景观与奇特的情感相联。
  • 对仗: 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工整的句式,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 赋予自然以情感,使得诗歌更具生动性。

主题思想: 通过描绘皖公山的美丽与个人追求的矛盾,表现出李白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和对现实的感叹,体现出一种淡泊名利、追求精神自由的哲学思想。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奇峰: 象征壮丽与独特,代表诗人对美的追求。
  • 秀木: 代表生命的活力与自然的美。
  • 皖公山: 象征高洁与理想的追求。
  • 沧江: 代表历史的流逝与个人的孤独。
  • 还丹: 象征修行与追求超脱的理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奇峰出奇云”主要描绘的是:

    • A. 山的险峻
    • B. 山的美丽
    • C. 云的奇特
    • D. 自然的和谐
  2. “待吾还丹成”中的“还丹”象征着:

    • A. 诗人的归来
    • B. 道教修炼
    • C. 对爱情的追求
    • D. 诗人的旅行
  3. 李白在诗中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 A. 对名利的渴望
    • B. 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 C. 对人际关系的关注
    • D. 对历史的沉思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庐山谣》: 白居易
  • 《登高》: 杜甫

诗词对比:

  • 《望庐山瀑布》(李白): 描述自然景观之美,情感奔放。
  • 《早发白帝城》(李白): 体现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风格相近。

参考资料:

  • 《李白全集》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成语: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新昌新居书事四十韵,因寄元郎中、张博士 送李滁州 凉夜有怀(自此后诗并未应举时作) 春游二林寺 和元少尹新授官 十二时行孝文 和杨同州寒食乾坑会后闻杨工部欲到知予与工部有宿酲 杨家南亭 无可奈何歌 即事寄微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车字旁的字 拔本塞原 顽聋 扭开头的成语 豆字旁的字 循规矩蹈 农野 诮累 先字旁的字 贬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里字旁的字 隶字旁的字 探狱 包含贳的词语有哪些 和气致祥,乖气致戾 二分明月 蛇蟠蚓结 越暨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