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1:27: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1:27:15
鹧鸪天·浓紫深红一画图
辛弃疾 〔宋代〕
浓紫深红一画图。
中间更著玉盘盂。
先裁翡翠装成盖,
更点胭脂染透酥。
香潋滟,锦模糊。
主人长得醉工夫。
莫携弄玉栏边去,
羞得花枝一朵无。
这是一幅浓紫深红的美丽图画。
中间更是放着一个玉制的盘子。
先用翡翠裁剪做成盖子,
再用胭脂轻轻染色,显得娇嫩。
香气缭绕,锦缎模糊。
主人正沉醉于这美好时光。
不要把这些美好带到玉栏边,
那样会让花枝羞愧得没有一朵。
“弄玉”在古代常指弹琴,寓意优雅与才情。在这里暗指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享受。
辛弃疾(1140年-1207年),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人,宋代著名的词人和将领。他的词风豪放,情感激昂,常表达对国家的忧虑和对理想的追求。
这首词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家动荡之时,诗人以美丽的自然景象和豪放的情感表现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现实的反思。
《鹧鸪天·浓紫深红一画图》是一首描绘美好景象的词作,通过对色彩、器物和香气的细腻描写,展示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词中“浓紫深红”的图画,不仅仅是色彩的描述,更是对生活中美好瞬间的凝练。玉盘的描写,象征着高贵与优雅,翡翠与胭脂的结合则更增添了色彩的层次与情感的深度。
词中的意象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生动的生活画卷。香气缭绕,锦模糊的描写,更是让人感受到一种如梦似幻的美感。最后一句“不携弄玉栏边去,羞得花枝一朵无”,则是对美好事物的留恋与珍惜,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与珍重。
整首词不仅展现了诗人对美的敏感,更折射出他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理想的追求,表现出一种对美好事物的无尽向往与珍惜。
整首词通过丰富的色彩与细腻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珍惜,体现了在动荡时代中对理想和美的追求。
这些意象在古代文化中常与高雅、美好、珍贵等主题相关联,表现出诗人对美好事物深刻的理解与珍惜。
诗中描写的主要色彩是( )
A. 淡蓝
B. 浓紫深红
C. 亮黄
D. 纯白
“弄玉”在诗中象征着( )
A. 贫穷
B. 高雅的艺术
C. 自然风光
D. 战争
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态度是( )
A. 随意
B. 珍惜
C. 忽视
D. 怀疑
通过这些比较,可以发现辛弃疾在美的描写中更为细腻,而李白则更为豪放,展现出不同的风格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