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23:29: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3:29:39
清平乐(为儿铁柱作)
辛弃疾
灵皇醮罢。福禄都来也。
试引鹓雏花树下。
断了惊惊怕怕。
从今日日聪明。
更宜潭妹嵩兄。
看取辛家铁柱,无灾无难公卿。
灵皇的法事结束了,福气和财富都来到。
试着在花树下引导小鹓雏。
曾经的惊慌和害怕都已经消失。
从今天起,日子将会变得聪明明亮。
更适合潭妹和嵩兄相交。
请看辛家铁柱,愿他无灾无难,升为公卿。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晚号醉庵,宋代著名词人和抗金英雄。他的词风豪放,情感激烈,常表现对国家和人民的关怀。辛弃疾在南宋时期的诗词创作中,常通过个人情感与历史背景相结合,传达深刻的社会思考。
《清平乐》是辛弃疾为其儿子铁柱所作,表达了对孩子的期望与祝福。写作时正值南宋国力衰弱、金朝威胁之际,作者希望通过这首词表达对未来的美好愿景与对孩子的殷切期待。
这首《清平乐》充满了对未来的美好祝福与希冀。开篇提到“灵皇醮罢”,暗示了一个吉祥的开始,节日的结束意味着新的生活即将到来,福气与财富也随之而来。紧接着通过“试引鹓雏花树下”这句,展现了对孩子未来的期待,鹓雏象征着纯洁和美好,寓意着铁柱将会拥有光明的未来。
而“断了惊惊怕怕”则表明了以往的恐惧与不安已经过去,孩子的成长将会迎来更加明亮的日子。这种情感反映了父母对于孩子成长的关注和希望。接下来的“更宜潭妹嵩兄”则是对孩子社交圈的祝愿,希望他能与优秀的人为伍,结交良友。
最后一句“看取辛家铁柱,无灾无难公卿”,是对儿子未来的期盼,希望他能够平安顺遂,成为有作为的公卿。整首词中,辛弃疾通过简洁而生动的语言,传达了浓厚的亲情和对未来的美好愿望,体现了父爱的深沉和宽广。
整首词表达了父母对孩子的深切关爱与殷切期望,体现了在动荡时代中对生活美好的向往与追求,传达了希望与祝福的主题。
诗中提到的“灵皇”指的是哪个宗教的神灵?
A. 佛教
B. 道教
C. 儒教
答案:B
“鹓雏”象征着什么?
A. 财富
B. 纯真与希望
C. 权力
答案:B
整首词的情感基调是什么?
A. 悲伤
B. 希望与祝福
C. 愤怒
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