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7:52: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17:52:42
未到丹徒二十里间,见石翁石婆
诏许诗人江海游,丹徒初到晋徐州。
炉边肠谷日长昼,琖底醉乡天不秋。
六代兴亡何处问,一生奔走几时休。
石翁石媪霜前笑,管得南朝陵墓愁。
在到达丹徒的二十里外,我看见了石翁与石婆。
皇帝允许诗人游历江海,我刚到丹徒,便来到晋和徐州。
炉边的肠谷在阳光下显得格外长,酒杯底下的醉乡似乎没有秋天。
六代的兴亡在哪里可以询问,我这一生奔走不息,何时才能停歇?
石翁和石媪在霜前笑着,管他南朝的陵墓是否愁苦。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江西人。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以其清新的诗风和高远的理想著称。他的诗多描绘自然景色和人生感悟,风格清新明朗,富有生活气息。
这首诗写于杨万里游历江海期间,表达了他对历史的思考和对人生的感慨。在游历中,他不仅欣赏自然景观,还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与个人的渺小。
这首诗以“未到丹徒二十里间,见石翁石婆”开篇,展现了诗人游历的情景,也为后文的思考埋下了伏笔。诗中,石翁与石婆的形象不仅是自然的呈现,更是历经岁月的象征,体现了人类的智慧与坚韧。在接下来的几句中,诗人通过对丹徒的描绘,表达了对当下生活的享受,同时又隐含了与历史的对比。炉边的长日与醉乡的无秋,似乎在提醒人们珍惜当下,不要忘记历史的印记。最后两句则是对人生的反思,诗人发出感慨,历史的兴亡与个人的奔波交织在一起,令人沉思。整首诗在清新中带着深沉,在自然中蕴含哲理,展现了杨万里的独特视角与深邃思考。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与个人生命的对比,探讨了人生的意义与价值。诗人在游历中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与个人的渺小,表达了对生活的珍惜与对过往的思考。
诗中提到的“丹徒”指的是哪个地方?
A) 江苏省镇江
B) 浙江省杭州
C) 湖南省长沙
“石翁石婆”象征着什么?
A) 年轻的爱人
B) 历史的智慧与坚韧
C) 自然的美丽
诗人对人生的感慨是:
A) 一生奔走,何时能休
B) 享受生活的乐趣
C) 追求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