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7:05: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7:05:14
吾侪一事辨不曾,邹公一桥了此生。
省齐先生三大字,此桥便有千载意。
今年天亦与护持,桃花春水不多肥。
济川题柱吾无梦,梦借新桥作钓矶。
我们一生中很少有事情能够分辨清楚,然而邹公的这座桥却成就了我的一生。
省齐先生的三大字,让这座桥增添了千年的意义。
今年的天也在庇佑着这座桥,桃花和春水并不算丰富。
我在济川题写的柱子上没有梦境,但我借助这座新桥来作钓鱼的礁石。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阮亭,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词人和书法家。他的诗歌以清新、自然、真挚著称,特别擅长描绘自然景象和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南宋时期,正是社会动荡、文化繁荣的时代。诗人通过描绘邹公桥,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慨与对自然的热爱。
《寄题邹公桥》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生命、历史和自然的深刻思考。开头两句“吾侪一事辨不曾,邹公一桥了此生”直接点明了诗人的生存状态,似乎在暗示人生的无常与复杂。而邹公桥则成为了诗人心中的一座精神坐标,它不仅是交通的工具,更是连接历史与未来的纽带。
接下来的两句提到了“省齐先生三大字”,此处不仅是对桥的赞美,也暗含了历史文化的传承;诗人在这里记录了时间的流逝与文化的积淀。再者,诗人描绘了“桃花春水”的景象,生动地展示了自然的美丽与生命的繁荣,但“并不算丰富”又流露出一丝淡淡的忧伤,似乎在提醒读者珍惜眼前。
最后两句则是对梦想的反思,诗人虽无梦,但借助新桥的意象,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和对生活的热爱。整首诗在轻松的语调中蕴含了深邃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与对自然的感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邹公桥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慨与对自然的热爱。它不仅仅是一座桥,更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象征。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邹公桥”象征什么?
诗人对“桃花春水”的描写有什么隐含的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庐山谣》相比,两首诗都在描绘自然,表达对生活的感悟,但李白更偏向于豪放,杨万里则更显细腻与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