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7:11: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7:11:46
紫鸾自超诣,一日可天地。
儿郎但读书,圣处底难至。
紫鸾鸟自有超然的境界,一日之间就能领悟天地的奥秘。
孩子们只要专心读书,圣贤之地却是难以抵达的。
“紫鸾”在古代诗词中常常用来象征高洁和独特的存在,暗指那些具有卓越才能的人。而“圣处”则是指儒家思想中理想的道德境界,这里的“难至”强调了达到这一境界的艰难。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著名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他的诗多描写自然景物,关注民生,常蕴含深厚的哲理。
这首诗创作于杨万里对教育和读书的思考时期。社会上对教育的重视和对知识的渴求促使了诗人对读书和圣贤境界的探讨。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人生态度的独特见解。开头的“紫鸾自超诣”给人以高远的感觉,似乎在说人要追求一种超脱的境界,而这一境界并非一朝一夕之功,而是需要时间的沉淀和智慧的积累。接下来的“儿郎但读书”,则是对年轻一代的期望,鼓励他们努力学习,追求知识。然而,诗的最后一句“圣处底难至”,却又有些许无奈和现实的提醒,强调了达到圣贤境界的困难。这种对比使得整首诗既充满希望又透着一丝淡淡的忧伤,反映了诗人对教育和人生的思考。
整首诗表达了对理想境界的追求以及对现实困难的反思,鼓励年轻人努力学习的同时,也要意识到追求理想并非易事。
“紫鸾自超诣”中的“紫鸾”象征什么?
a. 平凡
b. 高尚
c. 低贱
诗中提到“儿郎但读书”,这句话的主要意思是什么?
a. 鼓励年轻人学习
b. 反对读书
c. 只读书不做事
诗的最后一句“圣处底难至”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轻松
b. 失望
c. 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