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1:40: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1:40:03
谁谓陈三远?髯张下笔亲。
夫何此意合,恐有宿生因。
我岂慵开眼,年来寡见人。
更烦雕好句,割取楚江春。
谁说陈三远(陈子昂)写得远呢?他那络腮胡子下的笔触是那么亲切。
这种心意又何以如此合拍,恐怕是前生的因缘吧。
我岂会懒得睁眼,近年却很少见到人。
更让我烦恼的是雕琢好句,想从楚江的春天中提取灵感。
“陈三远”即陈子昂,是唐代诗坛的重要人物,以其豪放的诗风和对现实的关注著称。他的诗作常常表现出对人生的思考与对自然的热爱。诗中提到的“宿生因”暗示了人与人之间的缘分,以及文学创作的深层次联系。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晚号庵南居士。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和对生活的细致观察而闻名。他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色、乡村生活及个人情感。
这首诗创作于宋代,反映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对文学创作的思考。诗人通过对陈子昂的赞美,表达了对古代诗人的敬仰之情,并流露出对自己创作灵感匮乏的无奈。
《仲良见和再和谢焉四首》是一首充满人情味和文学情怀的诗作。诗人通过与友人的交流,表达了对古代诗人的敬仰,尤其是对陈子昂的赞美。首句“谁谓陈三远?”以疑问句的形式开篇,立即引起读者的兴趣。接着以“髯张下笔亲”形象地描绘了陈子昂的形象,既有历史的厚重感,又带有一种亲切感,拉近了时间的距离。
整首诗情感真挚,诗人自省地提到自己“年来寡见人”,透露出一种孤独与渴望交流的心情。最后一句“更烦雕好句,割取楚江春”则表达了对创作灵感的渴求,楚江的春天象征着生机与美好,诗人希望能够从自然中汲取灵感,创作出更多动人的诗句。这一层次的情感交织,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对友谊、对文学的思考与追求,展现出杨万里独特的诗人视角和人文关怀。
谁谓陈三远?
质疑他人对陈子昂的评价,提出不同的看法。
髯张下笔亲。
指出陈子昂的亲切与真诚,暗示诗人对其作品的喜爱。
夫何此意合,恐有宿生因。
表达与友人心意相合,认为这可能是前生的因缘。
我岂慵开眼,年来寡见人。
自我反省,表达对社交生活的缺乏和孤独感。
更烦雕好句,割取楚江春。
透露对创作困难的无奈,希望从美丽的自然中获得灵感。
整首诗探讨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结,表达了对古代诗人的敬仰,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创作灵感的渴望与对孤独状态的反思。通过对友谊和文学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
这些意象不仅丰富了诗的层次感,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文环境的深刻理解。
下列哪位诗人被称为“陈三远”?
A. 李白
B. 陈子昂
C. 杜甫
D. 白居易
诗中提到的“楚江春”象征什么?
A. 孤独
B. 自然之美和创作灵感
C. 友谊
D. 历史
诗人表达了对创作的什么情绪?
A. 兴奋
B. 无奈与渴望
C. 绝望
D. 冷漠
杨万里的《仲良见和再和谢焉四首》与李白的《静夜思》在表达情感上有相似之处。两者都涉及对孤独的思考和对自然的热爱,但杨万里更多地关注于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而李白则更注重个人情感与自然的和谐共鸣。通过对比,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诗人在不同情境下的情感表达与艺术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