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次和梅山弟二首》

时间: 2025-04-27 14:58:34

诗句

心如古井已无波,无奈山林宿兴多。

何幸风流存晋宋,不妨诗律效阴何。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58:34

原文展示:

心如古井已无波,无奈山林宿兴多。何幸风流存晋宋,不妨诗律效阴何。

白话文翻译:

我的心就像古井一样,已经没有波动,但在这山林间的幽静之中,兴致依然层出不穷。幸好当今的风流雅士仍然存在于晋宋的时代,不妨试着在诗歌的律法上效仿阴何的风采。

注释:

  • 古井:比喻内心平静,没有波动。
  • 宿兴:指长久以来的兴致。
  • 风流:指才华横溢的人,尤其是文人。
  • 阴何:指阴何子,古代著名的文人,通常用来指代某种文风或风采。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陈著,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以诗歌见长,作品多流露出对自然的感悟和对文人风雅的追求。
  •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作者在山林中游历时,心中感受到的平静与对文人风流的向往,反映了当时文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文化传承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心如古井”开篇,描绘了内心的宁静与沉稳。相较于波动的内心,诗人更在意的是周围山林的自然风光及其所引发的思考与感受。诗中提到的“无奈山林宿兴多”,展现了诗人在宁静环境中所激起的文思。这种对比增强了内心的平和与外界自然的生动。接着,诗人借晋宋风流,表达了对古代文人风采的敬仰,表明自己愿意在诗律上学习与仿效。这种向古人学习的态度,体现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和对美好文风的追求。整首诗语言简练而意蕴深远,既有个人的感悟,也有对历史文化的反思,既抒情又具哲理,展现出宋代文人特有的审美情怀。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心如古井已无波”:表达内心的平静,没有情绪波动。
    2. “无奈山林宿兴多”:尽管内心平静,但对自然的情感依然丰富。
    3. “何幸风流存晋宋”:感叹当今仍有文人风流的存在。
    4. “不妨诗律效阴何”:希望在诗律上能够效仿古代文人的风采。
  • 修辞手法

    1. 比喻:将内心比作“古井”,形象地表达了内心的宁静。
    2. 对仗:诗中的句子结构对称,增强了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内心的宁静与对自然的热爱,展现了对传统文人风雅的追求,反映了诗人对文化传承的思考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 古井:象征内心的宁静与深邃。
  • 山林:代表自然的美好,激发诗人的文思。
  • 晋宋:象征文人风流的时代,代表着文化的传承。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心如古井”比喻什么? A. 内心的平静
    B. 外界的喧嚣
    C. 自然的美丽
    D. 诗歌的韵律

  2. “宿兴”在诗中指的是什么? A. 过去的悲伤
    B. 长久以来的兴致
    C. 自然的景色
    D. 诗人的朋友

  3. 诗中提到的“阴何”指的是? A. 一个古代文人
    B. 一种自然现象
    C. 诗歌的风格
    D. 一种情感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王维的《鹿柴》,李白的《月下独酌》,两首诗均体现了自然与内心的关系。
  • 诗词对比:王维与陈著的诗均有对自然的描写,但王维更注重自然的意象和情感的融合,而陈著则更强调对文化的传承与古人风采的向往。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史》
  • 《宋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与解读》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菩萨蛮 其一 菩萨蛮 菩萨蛮 菩萨蛮 二月二十四夜不成眠聊赋回文遣之 其一 菩萨蛮 见雁有作 菩萨蛮 其十七 访所欢作 菩萨蛮 岐 菩萨蛮 初秋湖上 菩萨蛮 菩萨蛮三首 其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贝字旁的字 往诲 堕云雾中 包含蓐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完的词语有哪些 水晶灯笼 探开头的成语 青春两敌 亅字旁的字 悠游自得 蛇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半散 搏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东飘西徙 层面 建之底的字 肇新 黑天墨地 巾字旁的字 爿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