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霜天晓角》

时间: 2025-05-02 01:54:28

诗句

香莓幽径滑。

萦绕秋曲折。

帘额红摇波影,鱼惊坠、暗吹沫。

浪阔。

轻棹拨。

武陵曾话别。

一点烟红春小,桃花梦、半林月。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1:54:28

原文展示:

霜天晓角
香莓幽径滑。
萦绕秋曲折。
帘额红摇波影,
鱼惊坠暗吹沫。
浪阔。轻棹拨。
武陵曾话别。
一点烟红春小,
桃花梦半林月。


白话文翻译:

在霜天的清晨,香莓沿着幽静的小径滑落,秋天的曲折小路缠绕着我。窗帘上红色的影子在波光中摇曳,鱼儿因波动而惊慌,纷纷坠落,发出轻微的水花声。浪潮辽阔,我轻轻划动小舟,想起曾与友人在武陵的别离。此时,烟霞轻轻弥漫,春天的气息在小小的桃花中显现,梦中似乎还在林间与月光相伴。


注释:

字词注释:

  • 香莓:一种味道香甜的浆果。
  • 幽径:指幽静的小路。
  • 萦绕:环绕、缠绕。
  • 帘额:窗帘的边缘。
  • 波影:水波所形成的影子。
  • 鱼惊:鱼儿受到惊吓。
  • :掉落。
  • 暗吹沫:水波暗暗地激起泡沫。
  • 浪阔:浪潮广阔。
  • 轻棹拨:轻轻地划动桨。
  • 武陵:指武陵源,是桃花源的上游,典出《桃花源记》。
  • 烟红:指轻烟带着红色的霞光。
  • 春小:春天的气息或景色显得小巧。
  • 桃花梦:桃花的美梦。

典故解析:

“武陵曾话别”提及了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在那篇文章中描绘了一个理想的隐士生活。诗人在此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吴文英,字文英,号梦阮,宋代词人,出生于北宋末年,生于南宋初年,主要活跃在南宋时期。他的词风清丽婉约,常常触及自然、人生、爱情等主题,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霜天晓角》创作于宋代,正值南宋时期,社会动荡的背景下,人们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在诗中得以体现。诗人在这一时期创作了许多表现自然美和情感的作品,反映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霜天晓角》是吴文英的一首经典词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人情的细腻观察与深刻体悟。词的开头以“香莓幽径滑”描绘了秋天的小路,清晨的霜气让整个画面显得清新而宁静。这里的“滑”字,形象地表现出小路的滑腻,与秋天的气息相得益彰。

接下来通过“帘额红摇波影”描写了窗前的红色帘子在水波的映衬下轻轻摇曳,生动地展现了光影的变幻。这一细节不仅增添了画面的动感,也让人感受到一种温柔的浪漫情怀。

“鱼惊坠暗吹沫”则把视线引入水面,鱼儿因波动而受到惊吓,细腻的观察让人感受到作者对自然界的关心与热爱。随着“浪阔。轻棹拨”一句的出现,画面由静转动,作者轻划小舟,似乎在与往昔的回忆对话,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最后两句“一点烟红春小,桃花梦半林月”,以梦幻般的意象结束全词,烟红、桃花、林月等元素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朦胧而美丽的意境,诗人在此描绘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对美好时光的追忆。

整首词从自然景色切入,逐渐流露出作者内心的情感,展现了吴文英独特的审美视角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香莓幽径滑:香莓的果实在小路上滑落,描绘出秋天的幽静与浓郁的果香。
  2. 萦绕秋曲折:小路在秋日的景色中蜿蜒曲折,增添了秋天的情趣。
  3. 帘额红摇波影:窗帘边缘的红色在水波的照映下轻轻摇曳,营造出一种生动的画面。
  4. 鱼惊坠暗吹沫:水面因波动而惊扰到鱼儿,生动地描绘了水中的动态。
  5. 浪阔。轻棹拨:广阔的浪潮中,诗人轻轻划动小舟,表达了心境的宁静。
  6. 武陵曾话别:提及与友人曾在武陵的别离,增添了情感的深度。
  7. 一点烟红春小:轻烟带着红色,春天的气息显得温柔而细腻。
  8. 桃花梦半林月:桃花与月光交织在梦中,展现出一种朦胧而浪漫的意境。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情景与情感融合,通过自然景物引申出内心的感受。
  • 拟人:描述鱼儿的惊慌,赋予动物以人的情感。
  • 对仗:词中有多处对仗工整,增强了音乐感与韵律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与情感抒发,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情感真挚而深沉。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香莓:象征着秋天的丰收与甜美。
  • 幽径:代表宁静的内心世界和对自然的向往。
  • 波影:象征着流动的时间与生命的无常。
  • 桃花:常与理想、爱情相联,代表美好的愿望与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鱼惊”是因为什么原因? A. 风吹
    B. 水波
    C. 雨落
    D. 鸟鸣

  2. “武陵曾话别”中的“武陵”指的是哪个典故?
    A. 《红楼梦》
    B. 《桃花源记》
    C. 《离骚》
    D. 《静夜思》

  3. 诗中的“香莓”代表了什么季节的象征?
    A. 春天
    B. 夏天
    C. 秋天
    D. 冬天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苏轼《水调歌头》
  • 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

诗词对比:

  • 《如梦令》与《霜天晓角》都展现了对自然的细腻描写,但前者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直接表达,而后者则通过自然景色引发对往昔的思考与追忆。
  • 《水调歌头》则通过更宏大的视野与历史感,展现了浓厚的家国情怀,风格与《霜天晓角》的细腻婉约形成对比。

参考资料:

  • 《词曲鉴赏》
  • 《宋词三百首》
  • 《古典文学名篇选读》
  • 《吴文英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花发沁园春 赋得流水桃花色 花发沁园春 咏司马相如私印 花发沁园春 丑儿入京游学,作此送之 湘妃怨 湘妃怨 湘妃怨 湘妃怨 湘妃怨 其二 湘妃怨 醉思仙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砚的词语有哪些 批逆鳞 不成器 恐后无凭 曰字旁的字 黄字旁的字 护惜 分书 侍史 爿字旁的字 艰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颠難 版权页 穴宝盖的字 包含腕的词语有哪些 门字框的字 包含虱的成语 佯为不知 矛盾重重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