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9:43: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9:43:11
湘妃怨
作者: 郑樵 〔宋代〕
黄埃游辇毂,翳日冷旌旗。
龙去攀髯远,鸾孤对影微。
魂沉江缥渺,泪染竹依稀。
枯树空千载,寒松已十围。
芦花深月色,燐火剧萤飞。
横笛潇湘暮,哀猿何处归。
诗的开头描绘了车辇在黄土飞扬中行驶的景象,遮蔽了阳光,冷冷的旗帜在风中飘动。龙的身影远去,孤独的鸾鸟在微弱的影子中对望。我的灵魂沉淀在江水之中,泪水浸染了竹子,变得模糊不清。枯树空在千年里无所依靠,寒松已被包围。芦花在深深的月色中摇曳,萤火虫在剧烈飞舞。傍晚时分,横笛声在潇湘地区响起,哀伤的猿猴又要归向何处呢?
作者介绍:郑樵,字君实,号澹然,宋代著名的文学家和史学家。他的诗作风格清新,自然,注重情感的真挚表达。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作者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的结合,表达了对人生失落与无奈的感慨。
《湘妃怨》以其深邃的情感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离别与孤独的深刻理解。开头的“黄埃游辇毂”设置了一个尘土飞扬的环境,给人以压迫感,同时也暗示了人生道路上的艰辛。接下来,诗人通过“龙去攀髯远”与“鸾孤对影微”的描写,表达了对失去的哀伤和对孤独的感受。尤其是“魂沉江缥渺,泪染竹依稀”,以江水和竹子作为象征,深刻地反映了内心的痛苦与惆怅。
诗中的意象交错,形成了一种深邃的氛围。芦花、月色、萤火虫等元素的描绘,不仅增添了诗的美感,也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哀愁。结尾处的“横笛潇湘暮,哀猿何处归”,将所有的孤独与不安凝聚在一起,让人对生命的归属与寻找产生深思。整首诗情感真挚且层次丰富,展示了郑樵对人生的深刻洞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诗中使用了对比、象征、拟人等手法。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映射出诗人内心的情感,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整首诗歌通过描绘自然与人生的交织,表达了对失去、孤独与寻找归属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深刻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湘妃怨》的作者是:
A. 李白
B. 杜甫
C. 郑樵
D. 白居易
首句“黄埃游辇毂”主要描绘了什么样的环境?
A. 宁静
B. 热闹
C. 苍凉
D. 美丽
诗中的“寒松”象征着:
A. 温暖
B. 坚韧与孤独
C. 快乐
D. 繁荣
答案:1.C,2.C,3.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以上是对《湘妃怨》的详细解析和解读,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