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2:47: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47:36
九日三首
作者: 宋白
秋色萧萧野水边,
茱萸时节菊花天。
明时未达青云晚,
惆怅登高又一年。
秋天的景色在水边显得萧条,正是茱萸盛开的时节,菊花也在这个时节争相开放。可我如今未能在青云之上有所成就,心中惆怅,登高望远又是一年过去了。
宋白,生平事迹不详,但他是宋代著名的诗人之一,擅长山水诗和咏怀诗,其作品多表现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自然的热爱。
此诗创作背景是在重阳节时,诗人感受到秋天的萧瑟,结合自身未能有所作为的感慨,表达对人生和理想的思考。
《九日三首》通过描绘秋天的萧瑟景色,勾勒出一种淡淡的惆怅。开篇的“秋色萧萧野水边”既呈现出自然景色,也引出一种孤寂的情感。茱萸和菊花的出现,既是对重阳节的呼应,也暗示了生命的轮回和坚韧。诗人在感叹人生未能如愿时,展现了对理想的追求与失落的交织。诗中“明时未达青云晚”一句,深刻地表达了对理想的渴望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感,整首诗在情感上具有强烈的共鸣,既有对秋天的感怀,也有对人生的思索,给人以深刻的启迪和思考。
整首诗体现了对人生理想的追求、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自然的深刻理解,情感基调是惆怅与反思。
诗中提到的“茱萸”是什么?
A. 一种花
B. 一种草药
C. 一种水果
D. 一种香草
诗人登高的情感是什么?
A. 喜悦
B. 惆怅
C. 愤怒
D. 期待
“青云”在诗中象征什么?
A. 成就
B. 失败
C. 自然
D. 时间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同样以重阳节为背景,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与团圆的渴望,是一种更为温馨的情感。
杜甫《登高》:同样描绘了登高的情景,充满了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忧虑,情感更加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