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九日三首》

时间: 2025-05-06 02:47:36

诗句

秋色萧萧野水边,茱萸时节菊花天。

明时未达青云晚,惆怅登高又一年。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47:36

原文展示:

九日三首
作者: 宋白

秋色萧萧野水边,
茱萸时节菊花天。
明时未达青云晚,
惆怅登高又一年。

白话文翻译:

秋天的景色在水边显得萧条,正是茱萸盛开的时节,菊花也在这个时节争相开放。可我如今未能在青云之上有所成就,心中惆怅,登高望远又是一年过去了。

注释:

  • 秋色萧萧:秋天的景色萧条,给人一种凄凉的感觉。
  • 野水边:指的是乡野的河边,表现出自然环境的宁静。
  • 茱萸:一种香草,传统上在重阳节佩戴,寓意长寿。
  • 菊花天:指菊花盛开的季节,菊花在秋天开放,象征坚韧和不屈。
  • 明时未达:意指未能在明亮的时光中有所成就,表达了对未来的期望。
  • 青云晚:比喻成功的机会已经晚了。
  • 惆怅:心中感到失落和沮丧。

典故解析:

  • 重阳节: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传统上会在这一天登高、饮菊花酒、佩戴茱萸,寓意着驱邪避祸和长寿。
  • 青云:古代诗歌中常用的意象,象征着高远的理想和成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宋白,生平事迹不详,但他是宋代著名的诗人之一,擅长山水诗和咏怀诗,其作品多表现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背景是在重阳节时,诗人感受到秋天的萧瑟,结合自身未能有所作为的感慨,表达对人生和理想的思考。

诗歌鉴赏:

《九日三首》通过描绘秋天的萧瑟景色,勾勒出一种淡淡的惆怅。开篇的“秋色萧萧野水边”既呈现出自然景色,也引出一种孤寂的情感。茱萸和菊花的出现,既是对重阳节的呼应,也暗示了生命的轮回和坚韧。诗人在感叹人生未能如愿时,展现了对理想的追求与失落的交织。诗中“明时未达青云晚”一句,深刻地表达了对理想的渴望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感,整首诗在情感上具有强烈的共鸣,既有对秋天的感怀,也有对人生的思索,给人以深刻的启迪和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秋色萧萧野水边:描绘了秋天的景色,给人一种冷清的感觉。
  2. 茱萸时节菊花天:提及重阳节的习俗,表现了自然与节日的结合。
  3. 明时未达青云晚:表达了对理想的追求与未能实现的惆怅。
  4. 惆怅登高又一年:感叹时间流逝,自己依然未能有所成就。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青云”比作理想的高处,形象生动。
  • 对仗:诗句结构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体现了对人生理想的追求、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自然的深刻理解,情感基调是惆怅与反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秋色:象征着凋零和生命的无常。
  • 茱萸:代表长寿和美好祝愿。
  • 菊花:象征坚韧不拔的精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茱萸”是什么? A. 一种花
    B. 一种草药
    C. 一种水果
    D. 一种香草

  2. 诗人登高的情感是什么? A. 喜悦
    B. 惆怅
    C. 愤怒
    D. 期待

  3. “青云”在诗中象征什么? A. 成就
    B. 失败
    C. 自然
    D. 时间

答案:

  1. D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 杜甫《登高》

诗词对比: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同样以重阳节为背景,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与团圆的渴望,是一种更为温馨的情感。

杜甫《登高》:同样描绘了登高的情景,充满了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忧虑,情感更加沉重。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游九曲 用郑少傅韵题赵参政梅卷 用韵简赵尉无牡丹 用叶司理韵简赵尉 用王深造韵观射寄呈吴门吴侍郎 饮荼蘼花下招蔡公庆 意行 艺兰 以嗜酒爱风竹卜居此林泉为韵作十小诗 以嗜酒爱风竹卜居此林泉为韵作十小诗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凤雏麟子 月鹭 四点底的字 玩奸 柔肤弱体 巧言如流 厂字头的字 计功受爵 萎靡不振 惮赫千里 审判官 雨字头的字 梧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揆门相 单耳刀的字 刀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