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九日登高》

时间: 2025-05-07 07:29:56

诗句

一派苍茫无尽头,扶桑万里接瀛洲。

乾坤浩荡蛟龙伏,潮汐盈虚日夜浮。

波底不逢鳌引㹀,水中每见蜃成楼。

玉山红雨晴岚护,书剑平生此壮游。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7:29:56

原文展示:

九日登高
作者:吴性诚 〔清代〕
一派苍茫无尽头,
扶桑万里接瀛洲。
乾坤浩荡蛟龙伏,
潮汐盈虚日夜浮。
波底不逢鳌引㹀,
水中每见蜃成楼。
玉山红雨晴岚护,
书剑平生此壮游。


白话文翻译:

整首诗描绘了登高望远的景象。眼前是一片无边无际的苍茫大地,远处的扶桑山与瀛洲相连。天地间浩荡的气势如蛟龙般隐藏,潮起潮落,日夜交替。水下不见鳌引之物,水面上却常见蜃楼的幻影。玉山在红雨和晴岚的保护下,书剑相伴,我在此间纵情壮游。


注释:

字词注释:

  • 扶桑:古代神话中东海的一座山,象征东方。
  • 瀛洲:传说中的海上仙山,象征理想境界。
  • 蛟龙:比喻浩荡的气势。
  • 潮汐:海水因月球引力而涨落的现象。
  • :传说中的海中巨兽,象征力量。
  • :传说中能在海面上出现的幻影,象征虚幻。
  • 玉山:象征高峰,寓意理想与追求。
  • 红雨:可能指秋天的雨,象征诗意的景色。
  • 晴岚:指晴天的雾气,增添诗意的氛围。

典故解析:

  • 扶桑与瀛洲:源自《山海经》等古籍,象征着人们向往的理想之地。
  • 蜃楼:古代文人常用来象征虚幻的美好事物。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吴性诚,清代诗人,以其豪放的风格和深刻的思想而著称。他的诗歌多以山水自然为题材,表现出对大自然的热爱与对理想境界的追寻。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登高之际,正值重阳佳节,诗人在高处俯瞰大地,激发了对人生理想和壮志的思考,表达了对未来的向往和对自然的敬畏。


诗歌鉴赏:

《九日登高》通过生动的意象和丰富的情感,展现了一幅壮阔的自然画面。开篇“一派苍茫无尽头”,以宏观的视角勾勒出大自然的浩瀚,令人感受到天地的广袤无垠。接着,诗人提到“扶桑万里接瀛洲”,通过神话传说中的地点,象征着理想与梦想的彼岸。这种地理上的连接,隐喻了人心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乾坤浩荡蛟龙伏”,诗人将天地比喻为蛟龙,暗示着潜藏的力量与气势,也反映出诗人对宇宙自然的敬畏之情。潮汐的“盈虚日夜浮”,则是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展示了自然界的变化与生命的无常。

后半部分提及的“波底不逢鳌引㹀”,揭示了诗人在追求理想过程中所经历的困难与挫折,而“水中每见蜃成楼”则是对美好幻影的追寻,表达了对理想世界的渴望。最后一句“书剑平生此壮游”,则将个人的理想与追求融入自然之中,体现了诗人心中的豪情与壮志。

整首诗以大自然为背景,抒发了诗人对理想境界的向往,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了清代诗歌的独特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一派苍茫无尽头:描绘了辽阔的天地,感觉无边无际。
  • 扶桑万里接瀛洲:将神话与现实连接,象征理想与追求。
  • 乾坤浩荡蛟龙伏:意指自然的力量与气势。
  • 潮汐盈虚日夜浮:表现时间的流逝与自然变化。
  • 波底不逢鳌引㹀:表达对理想的追寻与艰辛。
  • 水中每见蜃成楼:象征幻影与美好理想的追寻。
  • 玉山红雨晴岚护:描绘自然之美,增添诗意。
  • 书剑平生此壮游:表达豪情壮志与对人生的追求。

修辞手法:

  • 比喻:如“乾坤浩荡蛟龙伏”,将自然与蛟龙相提并论。
  • 对仗:整首诗多处使用对仗,增强韵律美。
  • 拟人:将自然现象赋予人的情感,使诗歌更具代入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壮阔的自然景观为背景,表现出诗人对理想境界的向往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传达出一种豪放而又深沉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苍茫:表示广阔、无边,象征人生的无尽探索。
  • 扶桑、瀛洲:象征理想与美好,寄托诗人对未来的希望。
  • 蛟龙:象征自然的力量与神秘。
  • 蜃楼:象征虚幻与追求。
  • 玉山、红雨、晴岚:描绘出自然的美丽与诗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扶桑”象征什么?
    A. 西方神话
    B. 东方的理想境界
    C. 自然景观
    D. 古代建筑

  2. “潮汐盈虚日夜浮”描述了什么现象?
    A. 时间的流逝
    B. 地理的变化
    C. 情感的波动
    D. 生命的轮回

答案:

  1. B
  2.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王之涣的经典之作,亦有高远之感。
  •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的诗作,表达了思乡之情。

诗词对比:

  • 《登高》与《九日登高》:两首诗均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与人生的思考,但《登高》更侧重于个人的孤独与哲思,而《九日登高》则表现出一种豪放与壮志。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人选》
  • 《古诗词解析与鉴赏》
  • 《中国古代诗歌史》

以上是对《九日登高》的详细解读,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情感与意义。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落花五十首 其十二 落花五十首 其十一 落花五十首 其十 落花五十首 其九 落花五十首 其八 落花五十首 其七 落花五十首 其六 落花五十首 其五 落花五十首 其四 落花五十首 其三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走字旁的字 首字旁的字 毛字旁的字 心中无数 包含脚的成语 皿字底的字 朱颜子 中沙群岛 席宠 情趣横生 忘餐废寝 画龙不成反为狗 国粹 乚字旁的字 高步通衢 茹痛含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