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次韵无斁雪後二首》

时间: 2025-05-06 02:03:58

诗句

取性无通介,随时有异同。

雪余盖地白,春浅著梢红。

寄食虚长算,论诗阙近功。

相看不相弃,赖有古人风。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03:58

原文展示:

次韵无斁雪後二首
作者: 陈师道 〔宋代〕

取性无通介,随时有异同。
雪余盖地白,春浅著梢红。
寄食虚长算,论诗阙近功。
相看不相弃,赖有古人风。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人际关系的思考。诗中提到人的本性并不是固定的,会随着时间和环境的变化而有所不同。雪后大地一片洁白,春天的气息渐渐显露,树梢上已经开始泛红。作者寄居于世,生存的计算是虚无的,讨论诗歌时常常缺乏实质的成就。尽管如此,彼此之间依然互不抛弃,这要归功于古人的风范。


注释:

  • 取性:指人性,取自于天性。
  • 无通介:无固定的中介或障碍,意指性情的变化。
  • 雪余:雪后,雪融之后的景象。
  • 寄食:寄居于世,形象地表述生活的状态。
  • 阙近功:缺乏实际的功业,意指讨论诗歌时往往偏离实质。
  • 古人风:古人的风范与气度,表示对古代文化的尊重与仰慕。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古人风”可以理解为对古代诗人的敬仰,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认同。在宋代,士人们通常会通过对古典文学的学习与讨论来提升自身的文化修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师道(生卒年不详),字仲明,号澄江,宋代著名诗人、文学家,擅长诗词,尤其在诗歌的艺术性和哲理性方面有独到的见解。他的作品多表现自然与人文的结合,常常融入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雪后,表现了诗人在特定自然环境下的思考与感悟。诗人在面对自然的变化时,联想到人性与社会关系,体现了他对生活的深刻观察。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层层递进地反映出诗人内心的感受与思考。开头两句“取性无通介,随时有异同”,揭示了人性本质的复杂性,暗示人在不同环境中会有不同的表现和感受,表现出一种哲学思考的深度。接下来的“雪余盖地白,春浅著梢红”,以自然的变化象征人的内心与外界的互动,雪的纯洁和春天的活力形成鲜明对比,传达出一种希望与生机并存的感觉。后两句则从个人的生活状态出发,反映出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思考,强调了人际间的珍贵与古人文化的影响力,展现出一种对传统的尊重与继承。

整首诗在情感基调上表现出一种淡雅而又深邃的哲思,诗人通过自然景象与人性思考的结合,展现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和对文化的深厚积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取性无通介:意指人性并非一成不变,随时可能因外在环境的不同而有所变化。
  2. 随时有异同:强调了人在不同时间、不同环境中表现出的差异。
  3. 雪余盖地白:描绘了雪后大地的白色景象,象征纯洁和宁静。
  4. 春浅著梢红:春天来临,树梢上开始泛红,寓意生机勃勃。
  5. 寄食虚长算:生活在世间,生存的计算往往是无意义的。
  6. 论诗阙近功:讨论诗歌时常常缺乏实质的成就。
  7. 相看不相弃:彼此之间的相知相交,互不抛弃。
  8. 赖有古人风:归功于古人的风范,表现出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追求。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使用了对仗工整的句式,如“取性无通介,随时有异同”。
  • 对比:通过雪与春的对比,展现了自然的变化与生命的活力。
  • 象征:雪象征纯洁,春天象征希望,表现出生命的循环与变化。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在于探讨人性与自然的关系,同时表达对古代文化的敬仰与传承。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诗人反思人际关系,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依存。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纯洁、宁静。
  • :象征生机、希望。
  • 树梢:象征生命的萌芽与成长。
  • 古人:象征文化的传承与智慧。

这些意象在诗中交织,形成了一种深刻的文化内涵,反映出诗人对自然与人性的独特理解。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取性无通介”是什么意思?

    • A. 人性是固定的
    • B. 人性会随环境变化
    • C. 人性是复杂的
  2. 诗中提到的“雪余”指的是:

    • A. 雪还在下
    • B. 雪已经融化
    • C. 雪只在山上
  3. 诗的主题主要是?

    • A. 讨论古人
    • B. 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
    • C. 描述四季变换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雪梅》王冕
  • 《春望》杜甫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

诗词对比: 可以将陈师道的这首诗与王冕的《雪梅》进行比较。两者都描绘了雪后的景象,但王冕的诗更侧重于表现梅花的孤傲与坚韧,而陈师道则通过雪与春的对比,探讨了人性与文化的关系,展示了更为深邃的思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词概论》
  • 《陈师道诗文研究》

这些资料可以提供更深入的理解与研究。

相关查询

朝谒南岳 玉渊亭 西江月(代五三弟为老母寿) 浣溪沙(以贡茶、沈水为扬齐伯寿) 送万老六言 和韩中父 其二 有怀长沙知识呈钦夫兄弟 其三 丑奴儿(张仲钦母夫人寿) 鸾溪 赠邕州滕史君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入字旁的字 日食万钱 东莞市 倒绷孩儿 靑字旁的字 伪字 包含鹞的词语有哪些 宰杀 齊字旁的字 氏字旁的字 养军千日,用军一时 羽化登仙 贾郭 包含掘的词语有哪些 沾体涂足 阜字旁的字 抵瑕陷厄 包含任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