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9:05: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9:05:06
河满子·湖州作寄益守冯当世
作者:苏轼
见说岷峨凄怆,旋闻江汉澄清。
但觉秋来归梦好,西南自有长城。
东府三人最少,西山八国初平。
莫负花溪纵赏,何妨药市微行。
试问当垆人在否,空教是处闻名。
唱著子渊新曲,应须分外含情。
听说岷山和峨眉山的景色凄凉,转而又听说江汉一带的水面澄清。
只觉得秋天来了,归来的梦是多么美好,西南地区自有雄伟的长城。
东边的府邸,三个人是最少的,西山的八国刚刚平定。
不要辜负花溪的美好景色,何妨在药市中悠闲漫步。
试问当垆的人在不在呢?空教人只是在这里听闻名声。
唱着子渊的新曲,想必应当格外含情。
作者介绍:苏轼(1036-1101),字子瞻,号东坡,汉族,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生活体验。他的诗词风格多样,既有清新脱俗的田园诗,也有深邃哲理的抒情诗。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苏轼在湖州任职期间,因友人冯当世而作。表达了对朋友的思念和对故乡的怀念,同时也反映了他对自然景色的感触。
苏轼的《河满子》以生动的自然景色和深厚的情感交织,展现了他对友人的思念和对故乡的怀念。开篇提到的“岷峨凄怆”,传达了对高山的感叹,而“江汉澄清”则展示了水的清澈与宁静,形成鲜明对比,表现出他对自然的细腻观察。接着,诗中提到的“秋来归梦好”四字,勾画出秋天的思绪与归家的美好期待,似乎在表达一种对未来的向往。
而后几句提到的“东府三人最少,西山八国初平”,则通过地理的描绘,表明了他对当时政治局势的关注与思考。最后几句中提到的“莫负花溪纵赏”,则是对生活的一种态度,倡导享受生活中的美好。
整首诗在意象上不断变化,既有对自然的赞美,又有对人情的关怀,丰富而细腻,充分展现了苏轼作为一个诗人的深邃与宽广。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对故乡的怀念,展现了苏轼在自然中寻求心灵慰藉的情感基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苏轼的《河满子》是写给谁的?
诗中提到的“江汉”指的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