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杂感六首》

时间: 2025-05-07 07:27:33

诗句

读书不杀饥,山园聊荷锄。

蔓既荒我粒,草复乱我蔬。

大笑非吾事,忍饥还读书。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7:27:33

原文展示:

读书不杀饥,山园聊荷锄。
蔓既荒我粒,草复乱我蔬。
大笑非吾事,忍饥还读书。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读书的执着和对生活困境的淡然。意思是:读书并不让我感到饥饿,虽然在山园中偶尔也会拿锄头去干活。杂草的蔓延让我的粮食荒废,菜地也被草覆盖得一团糟。虽然旁人笑我这种生活方式,我却忍受着饥饿,依然坚持读书。

注释:

  • 读书不杀饥:读书不会让我觉得饥饿,反而让我心灵充实。
  • 山园:指的是山中的园地,诗人或许在这里居住或耕作。
  • 聊荷锄:偶尔用锄头耕作,表明诗人的生活状态。
  • 蔓既荒我粒:蔓生的杂草使得我的粮食荒废了。
  • 草复乱我蔬:杂草又使得我的蔬菜杂乱不堪。
  • 大笑非吾事:别人的嘲笑与我无关。
  • 忍饥还读书:即使忍受着饥饿,我依然坚持读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黎廷瑞,宋代诗人,生于南宋时期,他的生平并不十分著名,但其作品中体现出对读书和生活的独特见解。其诗风清新脱俗,常流露出对知识的渴求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作者生活困顿时期,可能是由于家庭经济条件不佳,诗人在艰辛的环境中依然坚持读书,表现出一种执着追求知识的精神。

诗歌鉴赏:

《杂感六首》是黎廷瑞对生活与读书关系的深刻思考,尤其是在艰苦环境中,仍然坚守读书的信念,体现了诗人高尚的品德和对知识的追求。诗中通过对杂草滋生、农作物荒废的描写,展示了生活的困苦,这些意象不仅反映了诗人所处的现实境遇,更传达出一种悲壮的美感。诗的结尾提到“忍饥还读书”,则更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精神追求,表现出一种宁愿忍受饥饿、也要追求知识的决心。整体上看,这首诗蕴含了强烈的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现象的反思,诗人在面对生活的困境时,选择以书籍作为心灵的慰藉,展现出对理想和知识的不屈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读书不杀饥:强调知识的力量和价值。
  2. 山园聊荷锄:表现一种田园生活的闲适,但也隐含了生活的艰辛。
  3. 蔓既荒我粒:描绘了生活的困顿,粮食的荒废,暗示了社会的残酷。
  4. 草复乱我蔬:生活的无奈,蔬菜因杂草而无法生长。
  5. 大笑非吾事:对他人嘲笑的淡然,表现出诗人的坚定。
  6. 忍饥还读书:尽管生活困苦,仍然选择坚持学习。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读书比作一种精神食粮,强调知识的重要性。
  • 对仗:诗中“蔓既荒我粒,草复乱我蔬”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排比:用“忍饥还读书”强调诗人的决心。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的中心思想是追求知识的坚定信念,尽管生活艰辛,仍然不放弃学习的决心,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的执着与坚持。

意象分析:

  • 山园:象征自然和田园生活的宁静。
  • 锄头:象征农耕与辛勤劳动。
  • 杂草:象征生活中的种种困扰和阻碍。
  • 读书:象征知识的渴求与精神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在哪种环境中读书? A. 山园
    B. 城市
    C. 海边

  2. 诗中提到的“忍饥还读书”表达了什么态度? A. 对生活的无奈
    B. 对知识的渴望
    C. 对工作的厌倦

  3. 诗中“蔓既荒我粒”的意思是: A. 雜草使我的粮食荒废
    B. 我的粮食丰收
    C. 我要去除杂草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与黎廷瑞的《杂感六首》都展现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然而陶渊明更强调对自然的归属感,而黎廷瑞则表现出在困境中对知识的坚定追求。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宋代诗人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点绛唇 杨花 点绛唇 其二 杨花 点绛唇(别帅宪) 点绛唇 樯灯 点绛唇·忆大学 点绛唇 点绛唇·题狄平子画七帧,画皆寓禅机,故词语云然 点绛唇 松江呈琢成丈 点绛唇 点绛唇·红杏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非字旁的字 下痢 客女 干巴利落 人才难得 琼梳 采字头的字 少结尾的成语 抛鸾拆凤 瘠义肥辞 徐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油尽灯枯 食字旁的字 矢字旁的字 洗虑 松动 飞字旁的字 包含苴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