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7:27: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7:27:33
读书不杀饥,山园聊荷锄。
蔓既荒我粒,草复乱我蔬。
大笑非吾事,忍饥还读书。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读书的执着和对生活困境的淡然。意思是:读书并不让我感到饥饿,虽然在山园中偶尔也会拿锄头去干活。杂草的蔓延让我的粮食荒废,菜地也被草覆盖得一团糟。虽然旁人笑我这种生活方式,我却忍受着饥饿,依然坚持读书。
黎廷瑞,宋代诗人,生于南宋时期,他的生平并不十分著名,但其作品中体现出对读书和生活的独特见解。其诗风清新脱俗,常流露出对知识的渴求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这首诗作于作者生活困顿时期,可能是由于家庭经济条件不佳,诗人在艰辛的环境中依然坚持读书,表现出一种执着追求知识的精神。
《杂感六首》是黎廷瑞对生活与读书关系的深刻思考,尤其是在艰苦环境中,仍然坚守读书的信念,体现了诗人高尚的品德和对知识的追求。诗中通过对杂草滋生、农作物荒废的描写,展示了生活的困苦,这些意象不仅反映了诗人所处的现实境遇,更传达出一种悲壮的美感。诗的结尾提到“忍饥还读书”,则更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精神追求,表现出一种宁愿忍受饥饿、也要追求知识的决心。整体上看,这首诗蕴含了强烈的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现象的反思,诗人在面对生活的困境时,选择以书籍作为心灵的慰藉,展现出对理想和知识的不屈追求。
整首诗歌的中心思想是追求知识的坚定信念,尽管生活艰辛,仍然不放弃学习的决心,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的执着与坚持。
诗人在哪种环境中读书?
A. 山园
B. 城市
C. 海边
诗中提到的“忍饥还读书”表达了什么态度?
A. 对生活的无奈
B. 对知识的渴望
C. 对工作的厌倦
诗中“蔓既荒我粒”的意思是:
A. 雜草使我的粮食荒废
B. 我的粮食丰收
C. 我要去除杂草
答案: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与黎廷瑞的《杂感六首》都展现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然而陶渊明更强调对自然的归属感,而黎廷瑞则表现出在困境中对知识的坚定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