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7:10: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7:10:59
夜坐风雨忽至
山中夜半风雨来,
板扉竹户如人开。
孤灯淡淡吹欲死,
饥乌哑哑啼更哀。
青阳甫达诸火满,
素志无伸华发催。
於呼闻道亦未晚,
策骥千里毋徘徊。
在夜半时分,山中忽然降临风雨,
木门竹户仿佛有人在敲开。
孤灯微弱,似乎快要熄灭,
饥饿的乌鸦哑哑地啼叫,愈加哀怨。
晨光刚刚到来,万物却已满目苍凉,
我无所作为,白发渐生,时光催促。
听闻大道的声音也并不算晚,
骑马千里奔腾,不要再徘徊。
黎廷瑞,宋代诗人,生活在北宋时期,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这首诗写于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诗人独坐于山中,面对自然的狂暴感受到内心的孤独与困惑,同时也思考时光的流逝与理想的追求。
《夜坐风雨忽至》是一首充满哲理思考的诗,诗人在风雨交加的夜晚,孤独地面对自然的狂暴,心中涌起对人生的深刻思考。第一联描绘了夜晚的风雨来袭,木门竹户仿佛有人的身影,让人感受到一种不安和孤寂的氛围。第二联通过孤灯和哀鸣的乌鸦,进一步加深了孤独感,暗示着诗人内心的无助。
接下来的几句,诗人转而思考人生的意义与理想的追求。青阳初现,万物复苏,这提醒人们要珍惜时光,不要沉溺于过去的无奈与哀伤。诗的最后一句,鼓励人们勇敢追求理想,不必徘徊,展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传达出诗人对人生的感悟,展现了他既有对自然的敏锐感受,又有对生活的深刻洞察,体现了宋代诗人特有的哲理性与抒情性。
整首诗通过描绘风雨夜景,表达了对孤独、时光流逝和理想追求的思考,传达出诗人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呼唤人们珍惜时光、追寻理想。
这首诗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
“孤灯淡淡吹欲死”中“孤灯”所象征的是什么?
“策骥千里毋徘徊”这句诗表达了什么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