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1:21: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1:21:09
漠漠轻阴送幽讨,梅柳之间春正好。
万古烧痕青未了,一片湖光白如扫。
永怀雨露涵三秀,颇恨风尘遮五老。
松根啸咏欲忘归,可惜长瓶卧芳草。
轻微的阴云送来幽静的气息,梅花和柳树之间正是春天的美好时光。
千古留下的烧痕依然未消,一片湖水的光辉洁白如扫帚扫过。
我永远怀念雨露滋润的三秀山,却又恨风尘遮挡了五老峰的秀美。
松根间的啸声让我想要忘记归去,可惜那长瓶中卧着的芳草无法入眼。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黎廷瑞,南宋时期的诗人,擅长山水田园诗,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表达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黎廷瑞游历饮芝山时,表达了他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历史的感慨,也反映了他对人生和归属的思考。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美丽,蕴含着诗人对自然的深厚情感和对历史的沉思。开头两句“漠漠轻阴送幽讨,梅柳之间春正好”以轻柔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气息,梅柳交织,营造出一种和谐的自然氛围。接下来的“万古烧痕青未了,一片湖光白如扫”,则以湖光和烧痕的对比,表达了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的永恒。
“永怀雨露涵三秀,颇恨风尘遮五老”一句,深刻地体现了诗人的感情:他对三秀山的怀念和对风尘遮挡五老峰的遗憾,既表达了对自然的向往,也隐含了对人生的思考,风尘象征世俗的繁杂与纷扰。最后一句“松根啸咏欲忘归,可惜长瓶卧芳草”,则更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对归属感的渴望与无奈,松根的啸咏代表了诗意的归属感,而长瓶中的芳草则象征着难以实现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落差。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句流畅,充分展现了黎廷瑞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哲思,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历史的沉思以及对人生归属感的渴望,情感真挚而深刻。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梅柳”象征什么?
A. 秋天的果实
B. 春天的生机
C. 夏天的炎热
D. 冬天的寒冷
诗人对“风尘”的态度是?
A. 赞美
B. 无所谓
C. 讨厌
D. 感激
“松根啸咏”代表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对归去的渴望
B. 对世俗的逃避
C. 对自然的热爱
D. 对历史的回忆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维的《山居秋暝》和黎廷瑞的《饮芝山分韵得草字》都描绘了自然景色,但王维更多地强调了朦胧的意境,而黎廷瑞则更注重对历史的反思与个人情感的表达,两者在自然与人的关系上有着不同的侧重点。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