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4:57: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4:57:44
群生何事日营营,浪以三元作五兵。未及残人先自贼,几时重得见升平。
群生为何天天忙碌,像是把三元化作五兵。尚未有人残余,自己先就做贼,何时才能再见太平?
邹浩是宋代的一位诗人,生活在动荡的时期。他的诗作常常反映社会的变化和个人的感受,兼具哲思与社会观察。
在宋代,社会经济繁荣的同时,政治动荡、民生困苦也层出不穷。邹浩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当时社会现状的忧虑与思考,反映了他对和平安定生活的渴望。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揭示了社会的忙碌与混乱,表现出诗人对当时社会现状的不满与忧虑。开篇以“群生何事日营营”引入,问及众生为何如此忙碌,暗含了对生活的反思。接着提到“三元作五兵”,用战争的比喻来描述社会的混乱与冲突,显示出诗人对现实的深刻洞察。
“未及残人先自贼”一句,表达了对社会上人们自相残杀、互相伤害的无奈感。最后一句“几时重得见升平”,则是对美好未来的期待和渴望,传达出诗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情感真挚,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通过对比和反问的手法,令读者深思,激发对社会现状的关注与反思。
整首诗表达了对纷乱社会的忧虑,渴望和平安定的愿望,体现了诗人对人性的思考和对社会的责任感。
“群生何事日营营”中的“营营”是什么意思?
“几时重得见升平”表达了什么情感?
诗中提到的“三元作五兵”是指什么?
与李白的豪放风格不同,邹浩的诗更显忧虑与思考,反映了对社会人心的深刻洞察。李白的作品多表现个人的豪情壮志,而邹浩则关注社会的安危,展现出不同的时代风貌与思想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