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1:50: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11:50:32
《宣州杂诗二十首》
诸葛久精妙,已能闻国都。
紫毫搜老兔,苍鼠拔长须。
露筦何明净,烟丸事染濡。
班超投此去,死作玉关夫。
这首诗描绘了诸葛亮的智慧与才能,已经能够听闻国家的事务。紫色的毛笔描绘出老兔的形象,苍色的老鼠则拔掉了长须。露水的竹筐多么明亮清洁,烟雾的药丸沾染了污垢。班超曾经出征这里,最终死于玉关的边疆。
梅尧臣,字圣俞,号青溪,宋代著名诗人,以山水田园诗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风光,表达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社会的思考。
《宣州杂诗二十首》是梅尧臣在宣州任职期间创作的一组诗作,反映了他对地方风土人情的观察与思考,同时也对历史人物和事件进行了思考与描绘。
这首《宣州杂诗二十首》通过对诸葛亮、班超等历史人物的描绘,展现了梅尧臣对历史的敬仰与反思。开头提到的“诸葛久精妙”,表现了对诸葛亮深厚智慧的钦佩,进一步引入了历史的深邃感。诗中通过描绘紫毫与苍鼠等意象,表达了自然界的生动与人世的繁杂。尤其是“露筦何明净”,借用竹筐的清新明净,形成了对比,反映出诗人对清白与污浊的思考,似乎在隐喻当时社会的种种污浊。
而班超的提及,既是历史的回响,也是对个人命运的感慨。班超作为一位英勇的将领,其“死作玉关夫”的结尾更是引发读者对生命与历史的思考。整首诗在明净与污浊之间游走,表现出一种对理想与现实的辩证关系,展现出梅尧臣对历史的深刻理解与个人情感的交融。
诸葛久精妙,已能闻国都:
紫毫搜老兔,苍鼠拔长须:
露筦何明净,烟丸事染濡:
班超投此去,死作玉关夫: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描写,表达了对智慧与清白的追求,同时也反映出对现实污浊的无奈,展现了梅尧臣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
诸葛亮以何著称?
“露筦何明净”中“明净”指的是什么?
梅尧臣与杜甫的作品均反映了对历史与现实的思考,前者侧重于个人的感悟,后者更注重社会的苦难,通过对比可以看出不同诗人的风格与情感表达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