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午日三首》

时间: 2025-04-30 00:52:41

诗句

有酒不病饮,况无菖蒲根。

空怀楚风俗,角黍吊沉魂。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0:52:41

午日三首

作者: 梅尧臣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有酒不病饮,况无菖蒲根。
空怀楚风俗,角黍吊沉魂。

白话文翻译:

我有酒可饮,不会因酒而生病,更何况没有菖蒲的根呢?
我心中空怀楚地的风俗,只能用角黍来吊唁那沉沦的灵魂。

注释:

  • 菖蒲根:古人认为菖蒲有驱邪、保健的作用,常用作饮酒的配料。
  • 楚风俗:指楚地的风土人情,表现出对家乡的思念。
  • 角黍:即用来祭奠的食物,古人用角黍来进行祭祀仪式,表示对亡者的悼念。
  • 沉魂:形容死去的灵魂,表示对亡灵的怀念与哀伤。

典故解析:

  • 楚风:楚国是古代中国的一个重要国家,以其独特的文化和风俗著称,诗人通过提到楚风来寄托对故乡的思念。
  • 角黍:古代祭奠已故亲人时常用的食物,象征着对逝者的追思与敬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德融,号梅溪,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擅长描绘现实生活中的细节,常以个人情感和生活见闻为题材。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梅尧臣中年时期,他在诗中表达了对生活的哲学思考以及对故乡的思念,反映了他在当时社会动荡中的心境。

诗歌鉴赏:

梅尧臣的《午日三首》展示了他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逝去美好的怀念。诗的开头通过“有酒不病饮,况无菖蒲根”传达了一种豁达的态度,暗示即使生活中有些不如意,也不妨借酒消愁,享受当下的乐趣。而“空怀楚风俗,角黍吊沉魂”则突显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故乡的思念,尽管有酒可饮,但心中始终空虚,难以填补对亲人和故土的思念之情。整首诗在轻松与沉重之间游走,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第一联“有酒不病饮,况无菖蒲根”:表达了即使没有菖蒲的配合,喝酒也不会生病,暗示一种乐观的生活态度。
    • 第二联“空怀楚风俗,角黍吊沉魂”:表达了对故乡楚地的怀念,以及用角黍来祭奠亡者的哀伤。
  • 修辞手法:

    • 对仗:整首诗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句的韵律感。
    • 意象:菖蒲和角黍分别象征着生活的乐趣和对亡灵的怀念,形成鲜明的对比。
  •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对酒的轻松态度与对亡者的哀悼之间的矛盾,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故乡的思念。

意象分析:

  • :象征生活的乐趣与豁达。
  • 菖蒲根:象征健康与驱邪,强调饮酒的无碍。
  • 楚风俗:象征对家乡的怀念与情感寄托。
  • 角黍:象征对逝者的悼念与祭奠。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有酒不病饮”中的“酒”代表什么?

    • A. 健康
    • B. 生活乐趣
    • C. 友情
  2. “角黍吊沉魂”中的“角黍”有何象征意义?

    • A. 快乐
    • B. 祭奠与怀念
    • C. 生活的艰辛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鹿柴》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 在梅尧臣的诗中,表现的是一种对生活的豁达态度与对故乡的深切怀念,而王维的《鹿柴》则更侧重于自然景色的描绘与禅意的表达,两者在情感的表达与主题的侧重上各有千秋。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天津桥东旬宴得歌字韵 奉和圣制途次陕州作 奉和圣制初出洛城 奉和圣制送李尚书入蜀 奉和圣制次琼岳韵 奉和圣制经孔子旧宅 奉和圣制温泉歌 奉和圣制瑞雪篇 彭蠡湖上 忝官二十年尽在内职,及为郡尝积恋,因赋诗焉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识结尾的成语 苍鹰 鱼字旁的字 龜字旁的字 弘毅宽厚 柳昏花暝 耳字旁的字 沥血披心 包含朴的词语有哪些 千虑一失 消渺 黹字旁的字 包含颖的成语 当刑而王 革字旁的字 手足无措 辞谒 趠荦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