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遣兴》

时间: 2025-08-05 14:53:57

诗句

明月临沧海,闲云恋故山。

诗名满天下,终日掩柴关。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5 14:53:57

原文展示

明月临沧海,闲云恋故山。
诗名满天下,终日掩柴关。

白话文翻译

明亮的月光照临广阔的沧海,悠闲的云彩依恋着故乡的山峦。诗名传遍天下,我却整日闭门不出。

注释

字词注释:

  • :照临,照耀。
  • 沧海:浩瀚的大海。
  • 闲云:悠闲自在的云朵。
  • :依恋、怀念。
  • 故山:故乡的山。
  • 诗名:诗的名声。
  • :遮盖、关闭。
  • 柴关:指柴门,象征隐居的生活。

典故解析:

  • 此诗中没有涉及具体的典故,但“明月”、“闲云”是常见的古典意象,常用于表达对自然的感慨和对故乡的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戴叔伦,字宗道,号景岑,唐代诗人,生于758年,卒于835年。其诗风清新自然,常以山水、田园为题材,反映了对生活的感悟和对故乡的思念。

创作背景: 此诗大约创作于戴叔伦晚年时期,那时的他或许已经经历了职场的沉浮,心中对故乡的眷恋愈加深厚。诗作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遣兴》一诗,通过简单的意象和流畅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世界。首句“明月临沧海”,将明亮的月光与浩瀚的海洋结合,勾勒出一种宁静而又辽阔的自然景象,给人一种开阔的视觉感受;而“闲云恋故山”则将自然景象与情感相联,云彩的悠闲正是诗人内心向往的状态,体现出对故乡的深切怀念。

接下来的“诗名满天下”,揭示了诗人的成就与孤独感,尽管诗名已经传遍天下,但诗人却选择了闭门不出,似乎在表达一种对名利的淡漠,以及对内心自由的渴望。最后一句“终日掩柴关”,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隐居的状态和心境,表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外界喧嚣的逃避。

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简练的文字,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故乡的思念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令人在静谧的月光和闲云之中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明月临沧海:明亮的月光照耀着广阔的海面,象征着光明和开阔。
  2. 闲云恋故山:悠闲的云彩依恋着故乡的山峦,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
  3. 诗名满天下:诗人的名声已经传遍四方,表明其在诗歌上的成就。
  4. 终日掩柴关:整日关上柴门,暗示着隐居和与世隔绝的生活。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明月”与“沧海”结合,形成一种宁静的氛围。
  • 拟人:将“闲云”赋予感情,表现对故乡的依恋。
  • 对仗:首尾两句在结构上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的结合,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眷恋与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反映了内心的孤独与对外界名利的淡泊。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明月:象征光明与宁静,代表理想与希望。
  • 沧海:广阔与无垠,象征着人生的浩渺与不确定。
  • 闲云:自由与闲适,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自由生活的向往。
  • 故山:家乡的象征,承载着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与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明月临沧海”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对大海的热爱
    B. 对明亮的夜晚的赞美
    C. 对故乡的思念

  2. “闲云恋故山”中的“恋”字,表示什么? A. 喜欢
    B. 忘记
    C. 依恋

  3. 诗人对名声的态度是: A. 渴望
    B. 忽视
    C. 喜悦

答案:

  1. C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孟浩然的《宿业师山房待丁大士》

诗词对比:

  • 王维《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山水自然,表达了隐居生活的惬意,但更加注重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写。
  • 孟浩然《宿业师山房待丁大士》:同样表达了对友人的期待与对自然的向往,情感更加直接和热烈。

这些作品均体现了古代诗人对自然与隐居生活的热爱,可以与《遣兴》进行对比,深化对自然与人文情感的理解。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戴叔伦诗文选注》

相关查询

莒溪耕隐 哭郭沧洲 秋草 孟城山怀古 登翠微亭 惜分飞 捣练子 鬓云松令 相见欢 忆江南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神魄 心腹大患 一无所失 如埙如篪 包含败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戒的成语 深渥 东半球 十光五色 包含幄的词语有哪些 皮字旁的字 颠颠倒倒 貝字旁的字 工字旁的字 木字旁的字 听其自便 包含肚的词语有哪些 刊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两点水的字 疑阵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