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己亥杂诗 其五十九》

时间: 2025-05-07 09:28:21

诗句

端门受命有云礽,一脉微言我敬承。

宿草敢祧刘礼部,东南绝学在毗陵。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9:28:21

原文展示

己亥杂诗 其五十九
端门受命有云礽,一脉微言我敬承。
宿草敢祧刘礼部,东南绝学在毗陵。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古代文化和知识的尊重与追求。诗中提到“端门受命”,暗指接受某种使命或启示,而“云礽”则是指一种美好的预兆。此外,作者提到“宿草敢祧刘礼部”,意指自己在古代的传统中有所传承,尤其是对儒家礼仪的敬重。最后一句则表达了东南地区的绝学在于毗陵,暗示着对学术传承的重视。

注释

  • 端门:古代帝王的门,象征地位和权力。
  • 云礽:古代对某种吉祥征兆的称呼。
  • 宿草:旧时用来比喻古老的知识、文化。
  • 刘礼部:指刘氏家族的礼仪学派,强调礼仪的重要性。
  • 毗陵:古地名,代表着学术重镇。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龚自珍(1792-1841),清代诗人,思想家,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活动家。他的诗歌常以直抒胸臆、关注时事而著称,风格独特。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清朝末年,正值社会动荡,龚自珍试图通过诗歌表达对传统的尊重和对未来的忧虑,体现了他对文化传承的关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表达了深邃的思想,展现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的敬重与反思。首句“端门受命有云礽”以象征性的方式表明了对使命的承担和对未来的美好期望。接着,作者提到的“宿草敢祧刘礼部”,不仅是对古代儒家文化的致敬,也是对自己学术追求的自我认同。最后一句“东南绝学在毗陵”则暗示了文化的传承与地方学术的独特性,表现了对东南学术的钦佩与向往。

整首诗在形式上简洁而精炼,语言中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显示了龚自珍在传统与现代之间的思考。在对古文化的敬仰中,作者正试图寻找一种新的文化认同感,体现出他对社会变革的敏感与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端门受命有云礽:象征性地接受使命,表达对未来的期待。
  2. 一脉微言我敬承:强调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尊重。
  3. 宿草敢祧刘礼部:表明作者在古代传统中的立场,勇于承接古代的礼仪文化。
  4. 东南绝学在毗陵:指向东南地区的学术成就,表现对地方文化的认同。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文化与使命相联系,增强了诗的深度。
  • 对仗:如“宿草敢祧”与“东南绝学”,形成对称结构,增强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强调了对古代文化的尊重与传承,同时表现出对未来的期许与思考,表达了作者对社会变革的关注和对文化传承的责任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端门:象征权力与使命。
  • 云礽:吉祥与美好预兆的象征。
  • 宿草:古老知识的象征,传递着文化的延续。
  • 东南:象征学术与文化的重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宿草”指什么?

    • A. 新学问
    • B. 古老知识
    • C. 个人见解
    • D. 自然景观
  2. “东南绝学在毗陵”主要表达了什么?

    • A. 对地方学术的忽视
    • B. 对东南文化的钦佩
    • C. 对北方文化的崇拜
    • D. 对古代历史的遗忘

答案

  1. B. 古老知识
  2. B. 对东南文化的钦佩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 by 张若虚:同样展现对自然与文化的思考。
  • 《夜泊牛津》 by 李白:表达对传统的反思与个人情感的交融。

诗词对比

  • 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相比,龚自珍的诗更侧重于文化传承与个人使命,而王之涣则强调壮丽的自然景观与豪情壮志。两者都体现了诗人对时代的思考与情感的表达,但视角与主题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龚自珍诗文集》
  2. 《清代诗人研究》
  3. 《中国古典诗歌赏析》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从征行 日哭三君子行 和张相公太原山亭怀古诗 黄农部见访赐诗病不能兴依韵和答 答朱元晦 岁暮书怀次宝意舅氏韵 其二 岁暮书怀次宝意舅氏韵 其一 寄怀商凤池都中 塞下曲 题碧沼寺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业字旁的字 夜光之璧 孤都 泥古执今 彑字旁的字 弋字旁的字 包含拳的词语有哪些 忧国哀民 渭阳之情 宴安 飠字旁的字 青莲舍 包含溜的成语 包含谆的成语 待月西厢 无如之奈 先字旁的字 襢裼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