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20:02: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0:02:32
己亥杂诗 其九十八
一言恩重降云霄,尘劫成尘感不销。
未免初禅怯花影,梦回持偈谢灵箫。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恩情的感慨,认为恩情如同重物降临,无法轻易消逝。生活中的尘世烦恼和苦痛似乎也难以抹去。虽然在初禅的境界中仍感到对花影的怯懦,但在梦中却又回到持偈的时刻,向灵箫致以谢意。
龚自珍(1792年—1841年),字佩弦,号惕庵,清代诗人,政治家。龚自珍出身于知识分子家庭,自幼聪慧,才华出众。他在诗歌、散文和书法等方面都有极高的造诣,尤其以诗歌见长,风格独特,常表现出对社会的关怀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己亥杂诗》是龚自珍在1840年写的一组杂诗,反映了他历经沧桑后的思考与感悟。该组诗是在鸦片战争前夕创作的,这段时间国家面临外患,社会动荡不安,龚自珍借诗表达了对国家命运和个人生命的深切关注。
这首诗充满了对恩情的深刻反思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开头一句“一言恩重降云霄”便直接表明了作者对恩情的珍视,恩情如同重物,不可轻易忘却。接着“尘劫成尘感不销”则展示了生活中的苦难和烦恼,尽管经历了种种劫难,这份感情依然存在。诗的后半部分,作者在初禅的境界中感到对花影的怯懦,似乎在表达一种内心的不安和对美好事物的畏惧。最后一句“梦回持偈谢灵箫”暗示着一种精神上的追求,梦中的持偈和灵箫象征着内心的寄托和对灵性世界的向往。
整首诗在意境上呈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深邃的思考,既有对人世间感情的珍重,也有对生活无常的无奈,体现了龚自珍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思想深度。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探索人世间的恩情与苦难,以及在生活中对灵性追求的渴望。作者通过对比和象征,表现了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对美好事物的珍重。
“一言恩重降云霄”中的“云霄”指的是什么?
A. 地面
B. 天空
C. 水面
D. 山顶
诗中提到的“灵箫”象征什么?
A. 财富
B. 灵性与追求
C. 友情
D. 亲情
“尘劫成尘感不销”的意思是:
A. 感情消散
B. 生活中的苦难无法消去
C. 一切都很好
D. 人生充满希望
可以将龚自珍的这首诗与李白的《将进酒》进行对比。李白的诗表达了对人生畅快的追求与对酒的豪情,而龚自珍的诗则更多地反映出对恩情的珍视和对生活无常的思考。这两种不同的情感表达,体现了不同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