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2:51: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2:51:11
蝶恋花 其五
东堂下牡丹,仆所栽者,清明后见花
作者: 毛滂 〔宋代〕
三叠阑干铺碧甃。
小雨新晴,才过清明后。
初见花王披衮绣。
娇云瑞日明春昼。
彩女朝真天质秀。
宝髻微偏,风卷霞衣皱。
莫道东君情最厚。
韶光半在东堂手。
在东堂下的牡丹,正是我亲手栽种的,清明过后方才绽放。
三层的栏杆上铺着碧绿的砖石,刚刚下过小雨,天气晴朗。
我第一次见到花王披上华丽的绣袍,
娇艳的花朵在瑞日的照耀下显得格外明亮。
彩女们朝着真天,花姿显得格外美丽。
她们的宝髻微微偏斜,风儿卷起霞衣,让衣袂轻轻飘动。
不要说东君(春天的象征)对我情意最深厚,
春光的一半都在东堂的掌握之中。
“东君”是指春天的神明,在古代诗词中常常用以象征春天的温暖与生机。清明节是中国传统节日,通常在春季,它与春天的生长、繁荣紧密相连。
毛滂,字子华,号紫云,南宋诗人,擅长词,受当时词风的影响,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和人生感悟。他的词风清新婉约,情感真挚,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蝶恋花 其五》创作于宋代,正值春暖花开之际,诗人在清明节后,欣赏自己亲手栽植的牡丹,表达对春天的热爱与对自然的赞美。
《蝶恋花 其五》是一首描绘春天美景的词作,融合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与个人情感的抒发。全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将春天的景象与个人情感紧密结合,展现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气氛。开头的“三叠阑干铺碧甃”,不仅描绘了环境的优美,也为后文的花卉描写铺垫了背景。随着小雨过后,阳光明媚,花朵开始绽放,诗人以“初见花王披衮绣”来形容牡丹的娇艳,生动而形象。
词中“彩女朝真天质秀”一语,既可以理解为花神的美丽,也可以看作是春天的生机,增添了神秘的色彩。最后一句“韶光半在东堂手”,则展现了诗人对春光的珍视,情感深沉,意境悠远。整首词通过优美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表现出诗人对生命的热爱与对自然的赞美,令人感受到春天的温暖与活力。
全诗通过描绘春天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热爱与对自然的赞美,同时也反思了时间的流逝,蕴含了对生命短暂的思考。
“三叠阑干”指的是:
A) 三层的栏杆
B) 三个亭子
C) 三种花卉
D) 三片叶子
“东君”象征的是:
A) 秋天
B) 冬天
C) 春天
D) 夏天
“宝髻微偏,风卷霞衣皱”中,表现了什么意象?
A) 花神的美丽
B) 秋天的凋零
C) 冬天的寒冷
D) 春天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