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2 03:50: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2 03:50:07
庞翁襄阳人,不识襄阳县。
躬耕有馀暇,支颐玩时变。
鹿门漾春风,吹落桃花片。
区区一角天,儿辈已足办。
庞德公是襄阳人,却不知道襄阳县的具体所在。
他在田间劳作之余,有充足的时间,悠闲地倚着手玩味时光的变化。
鹿门山下春风荡漾,吹落了桃花瓣片。
在这狭小的天地里,孩子们已经足够自得其乐了。
魏学洢(约1555-约1625),字维桢,号燕山,明代诗人、散文家。他的作品多以自然为题材,表达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以及对社会现象的观察与思考。魏学洢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平实的语言表达深刻的思想。
本诗创作于明代,反映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世俗纷扰的超然态度。庞德公作为一个普通农民,虽身处社会底层,却对生活的简单与宁静感到满足,表现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读史述 其十四 庞德公》是魏学洢的一首抒怀诗,诗中描绘了一位名为庞德公的农夫的生活状态。他虽来自襄阳,却对襄阳的具体情况并不熟悉,体现出一种远离世俗的态度。诗的开头通过“庞翁襄阳人,不识襄阳县”引出庞德公的身份,显示他对家乡的无知,反而突显了他对田园生活的专注与投入。
接下来的“躬耕有馀暇,支颐玩时变”展现了他在田间劳作的闲适与自在,他不仅在耕作,还在思考人生的变化,这种悠闲的心境让他能够享受自然的美好。诗中“鹿门漾春风,吹落桃花片”描绘了春天的景象,春风与桃花的结合,营造出一幅美丽的田园画卷,象征着生活的美好与自然的和谐。
最后一句“区区一角天,儿辈已足办”总结了庞德公的心境,他虽处于狭小的天地,却感到无比满足。孩子们的成长与快乐让他倍感欣慰,体现了家庭的温暖与安宁。
整首诗以简练的笔触勾勒出一个理想的田园生活,表达了对自然、家庭和简单生活的热爱,展现了明代文人对于世俗的超然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简单生活的追求与对自然的热爱,表达了对家庭幸福的珍视与对世俗繁华的超脱。
庞德公来自哪个地方?
诗中提到的“鹿门”象征着什么?
诗中哪个意象代表生命的轮回?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