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6:13: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6:13:34
作者: 皮日休 〔唐代〕
师去东华却炼形,
门人求我志金庭。
大椿枯后新为记,
仙鹤亡来始有铭。
琼板欲刊知不朽,
冰纨将受恐通灵。
君才莫叹无兹分,
合注神玄剑解经。
师父去往东华山修炼身体,
门徒请求我为他的志愿题写铭文。
大椿树枯死后我写下新的记载,
仙鹤飞走后才开始有铭文。
琼瑶的石板想要刻印而不朽,
冰纨的布料将要接触神灵而感到恐惧。
你才子不要叹息没有这样的缘分,
应当专注于神秘的剑道与经典的解读。
作者介绍:
皮日休,字孔明,号乐天,唐代诗人,工诗词,尤擅五言绝句。其作品风格清新脱俗,常以自然为题材,表达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唐代,受道教文化影响,反映出对师道的尊重与对生命哲学的思考。同时,诗中对亡弟子的怀念,展现出人们对逝去师友的追忆与敬仰。
这首诗以师徒关系为中心,表现了诗人对逝去弟子的怀念和对道教思想的传承。首句提到“师去东华却炼形”,直接引入了道教修炼的主题,表现出一种对长生不老的追求。随后的“门人求我志金庭”,则展现了师徒之间的情感纽带,门徒对师父的尊敬和依赖。
“大椿枯后新为记,仙鹤亡来始有铭。”通过对自然意象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生命无常的感慨。而“琼板欲刊知不朽,冰纨将受恐通灵”则引出了对不朽的追求与对神秘力量的敬畏。
最后两句“君才莫叹无兹分,合注神玄剑解经”,更是对读者的劝诫,鼓励他专注于道教的哲学与修炼,而不必忧虑于生死的界限。这种积极向上的态度,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理解与哲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全诗运用了比喻、对仗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的韵律感和意象的深度。
主题思想:
这首诗主要探讨了师徒情谊、道教思想及对生命的思考,传达了对不朽与传承的渴望。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皮日休的字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东华”指的是:
“琼板欲刊知不朽”是想表达: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比较皮日休与王维的诗作,皮日休更注重道教的哲学,而王维则是自然与情感的融合,表现出不同的文化内涵。
以上内容为《顾道士亡弟子以束帛乞铭于余鲁望因赋戏赠日休奉和》的详细分析与解读,希望对您理解此首古诗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