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正乐府十篇。农父谣》

时间: 2025-05-02 20:35:37

诗句

农父冤辛苦,向我述其情。

难将一人农,可备十人征。

如何江淮粟,挽漕输咸京。

黄河水如电,一半沈与倾。

均输利其事,职司安敢评。

三川岂不农,三辅岂不耕。

奚不车其粟,用以供天兵。

美哉农父言,何计达王程。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0:35:37

原文展示:

农父冤辛苦,向我述其情。
难将一人农,可备十人征。
如何江淮粟,挽漕输咸京。
黄河水如电,一半沈与倾。
均输利其事,职司安敢评。
三川岂不农,三辅岂不耕。
奚不车其粟,用以供天兵。
美哉农父言,何计达王程。

白话文翻译:

农民辛苦冤屈,向我诉说他的苦情。
一人耕作的粮食,竟要支撑十人的征战。
如何能把江淮的粮食,运送到京城?
黄河水流如电,许多粮食都沉没在水中。
均匀分配粮食的事务,负责的官员怎么敢评断?
三川的土地难道不耕种,三辅的地方难道不耕作?
为什么不把粮食运送,用来供给天子的军队?
农民的言论是多么美妙,怎能达到王朝的要求?

注释:

  • 冤辛苦:冤屈与辛劳,指农民的辛苦与不公。
  • 江淮粟:指江淮地区的粮食。
  • 挽漕:拉动运输船只,指运输粮食。
  • 均输:均匀分配。
  • 三川、三辅:古代地名,指河流和耕作的地区。
  • 天兵:天子的军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皮日休(约834年-883年),字希声,号山人,唐代著名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和关注民生著称。他的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表现对底层人民的同情。

创作背景:

《农父谣》创作于唐代社会动荡、农民生存艰难的时期。诗人通过农民的口述,反映了当时农民的苦境和对公平的呼求,揭示了统治者对农民的压榨与无情。

诗歌鉴赏:

《农父谣》是一首深刻揭示农民困境的诗作,展现出皮日休对农民艰辛生活的同情与关怀。诗中以农父的口吻,诉说了他们的辛苦和无奈,反映出当时社会对农民的不公正对待。诗的开头通过“冤辛苦”二字,直接表达了农民的痛苦与不满,紧接着以“难将一人农,可备十人征”揭示出农民为国家战争所付出的巨大代价。诗中提到的“江淮粟”和“黄河水如电”,通过生动的意象体现了粮食运输的困难,表现了农民在国家利益面前的无奈与悲哀。

诗的最后两句则是对农民言论的赞美,表明农民的声音应被重视,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政治的批评和对农民的呼吁。这首诗不仅有着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也蕴含着深刻的社会意义,体现了皮日休对农民的深切同情和对社会不公的愤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农父冤辛苦,向我述其情。
    农民向我倾诉他们的冤屈与辛苦。

  2. 难将一人农,可备十人征。
    一个人的粮食难以支撑十人的征战,这显示出农民的负担。

  3. 如何江淮粟,挽漕输咸京。
    江淮的粮食要如何运到京城?运输的困难令人担忧。

  4. 黄河水如电,一半沈与倾。
    黄河的水流如电般迅速,许多粮食在水中沉没。

  5. 均输利其事,职司安敢评。
    均匀分配粮食的事务,负责的官员又怎敢评判?

  6. 三川岂不农,三辅岂不耕。
    三川地区难道不耕作?三辅之地难道不种田?

  7. 奚不车其粟,用以供天兵。
    为什么不将粮食运送,供给天子的军队?

  8. 美哉农父言,何计达王程。
    农民的言论是多么美妙,怎能达到统治者的要求?

修辞手法:

  • 比喻:黄河水如电,形象地描绘了水流的迅疾。
  • 对仗:如“冤辛苦”与“述其情”,“农”与“征”等,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反问:通过反问的方式,强调农民的困境。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农民艰辛生活的同情,揭露了国家征战对农民的不公正对待,强调了对农民诉求的关注与理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农父:象征农民,代表底层民众的声音。
  • 江淮:象征丰饶的土地,反衬出粮食运输的困难。
  • 黄河:象征自然环境的无情,强调农民的无奈。
  • 天兵:象征统治者的权力与对农民的剥削。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难将一人农,可备十人征”是指什么? A. 农民的负担
    B. 农民的收入
    C. 农民的耕作

  2. “黄河水如电”中的“电”指的是什么? A. 速度
    B. 颜色
    C. 形状

  3. 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喜庆丰收
    B. 农民的辛苦与冤屈
    C. 国家繁荣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悯农》 by 李绅
  •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by 岑参

诗词对比:

  • 李绅的《悯农》同样表达了对农民的同情,强调农民辛苦的生存状况与对社会的反思。
  • 与皮日休的《农父谣》相比,李绅的作品更为直接,语言简练,情感更加浓烈。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春日范龙仙前辈相约读书芝兰堂长句奉赠兼呈宋既庭李西渊金谷似王升吉钱宫声韩元少诸子 宣铜垆歌为桐城方坦庵先生赋 送孙无言由吴阊之海盐访彭十骏孙 酬赠山阴张雏隐 从天宁寺后望迷楼蜀冈一带遗址 春暮杂忆和彭羡门韵 秋日怀幔亭先生二首 其一 送子万弟还黎城署 南阳怀古 赠吴人陈敬仲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火中取栗 鬯字旁的字 又字旁的字 包含岩的词语有哪些 貌开头的成语 血字旁的字 服气吞露 十不离九 旧地 切根虫 席卷天下 衣字旁的字 肃迓 榷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堂皇富丽 雝融 馬字旁的字 陷于缧绁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