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0:34: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0:34:29
高风堂
作者: 朱翌 〔宋代〕
一溪之云各为雨,聊与萧王分出处。
乱山深处有生涯,三尺渔竿一枝櫓。
细读怀仁辅义书,先生於世未尝疏。
我已飘然遗物去,斯言却以告司徒。
参政树碑颂遗德,舍人作堂诏无极。
高风之高高几何,下视乌龙六千尺。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感悟和对高尚品德的赞美。诗中提到“溪云各自为雨”,表达了人与自然的独立关系;而“聊与萧王分出处”则是对古人情怀的怀念。后面的“乱山深处有生涯”则表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渔竿和櫓象征着简单而自在的生活方式。接着提到“细读怀仁辅义书”,显示了对文化的尊重与追求;而“我已飘然遗物去”则暗示了对世俗的超脱。最后几句提到的“高风”则是对道德理想的追求。
朱翌是宋代的一位诗人,以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他的诗多描写自然景观和个人情感,追求高尚的道德理想。
这首诗创作于诗人隐居生活时期,反映了他对高风亮节和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中所提到的书籍和人物,显示了他对古代文化和道德的崇敬。
朱翌的《高风堂》是一首情景交融的古诗,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个人情感,表达了诗人对高尚品德的追求及对隐逸生活的热爱。开篇“溪云各为雨”一句,展现了自然界的独立性和变化之美,营造了一种悠然自得的氛围。接着提到的“乱山深处有生涯”,则让人感受到一种宁静而自由的生活状态,渔竿和櫓则象征着简朴而满足的生活方式。
在后半部分,诗人通过“细读怀仁辅义书”展示了对文化的尊重,强调了知识和道德的传承。最后几句“高风之高高几何”更是对道德理想的追求和对高远境界的探索。全诗意境深远,语言简练,既有自然的美感,又有对人生态度的思考,展现了朱翌高洁的情操和深邃的哲思。
全诗通过描绘自然与人的关系,表达了诗人对高风亮节的追求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体现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哲理思考。
诗中提到的“溪云”象征什么?
A. 财富
B. 自由与变化
C. 人际关系
答案:B
诗人通过哪些意象表达隐逸生活的向往?
A. 渔竿和櫓
B. 书籍
C. 山脉
答案:A
诗中的“高风”指代的是?
A. 高远的道德理想
B. 自然风景
C. 书本知识
答案:A